鼙鼓 [ pí gǔ ]
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鼙鼓喧天。
重振旗鼓 [ chóng zhèn qí gǔ ]
zhòng zhèn qí gǔ 重振旗鼓 见“ 重整旗鼓 ”。
跨鼓 [ kuà gǔ ]
腰鼓。在腰间系一长圆形的小鼓,且行且击,演奏诸种鼓调。跨,用同“挎”。
花奴鼓 [ huā nú gǔ ]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小名 花奴)善击羯鼓,玄宗 尝谓侍臣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后因称羯鼓为“…
鼓包 [ gǔ bāo ]
(一)、(鼓包儿)(二)、物体或身体上鼓起疙瘩:他的脸上鼓了一个包儿。(三)、物体或身体上的凸起物:头上碰了个鼓包。
负鼓 [ fù gǔ ]
(一)、击鼓。负,通“掊”。(二)、背负着鼓。
坎鼓 [ kǎn gǔ ]
《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坎,鼓声。后因以“坎鼓”指击鼓。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生魂神》:“余尝与 许师正…
小鼓 [ xiǎo gǔ ]
(一)、乐器名。民族乐器。为羯皮鼓之变制,又称“单皮鼓”、“板鼓”。以其发声清脆,故俗称“脆鼓”、“崩子鼓”。演奏时…
擂鼓筛锣 [ léi gǔ shāi luó ]
擂鼓:急击鼓。筛锣:敲锣。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迎导 [ yíng dǎo ]
迎接导引。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顾见其间,神鬼百怪、宝幢、羽盖、鸣螺、击鼓鈸、执金炉,迎导者甚…
戒鼓 [ jiè gǔ ]
击鼓。《周礼·夏官·太仆》:“大丧,始崩,戒鼓,传达于四方。窆亦如之。”郑玄 注:“戒鼓,击鼓以警众也。”《穀梁传·…
讶鼓 [ yà gǔ ]
讶鼓又称迓鼓或村里迓鼓,是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
鸣鼓 [ míng gǔ ]
(一)、即鼓。(二)、击鼓。(三)、借指声讨。
参挝 [ cān wō ]
击鼓之法。亦指以此法击鼓。参,通“掺”。
山东大鼓 [ shān dōng dà gǔ ]
铁片大鼓的别名。参见「铁片大鼓」条。
霜鞞 [ shuāng pí ]
即鞞鼓。鞞鼓为胡乐。胡地天寒,故称。
铙鼓 [ náo gǔ ]
(一)、乐器中鼓的一种。 唐 时大驾出行,卤簿鼓吹,有前后两部,皆有铙鼓十二。又凯旋入京都,行献俘仪,奏凯乐所有铙吹…
偃旗卧鼓 [ yǎn qí wò gǔ ]
yǎn qí wò gǔ 偃旗卧鼓 见“ 偃旗息鼓 ”。
勉励 [ miǎn lì ]
鼓励或鼓舞勉励学生努力学习
春光好 [ chūn guāng hǎo ]
(一)、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赏春景,命击羯鼓,吹玉笛,而成此调。后演为词调。因宋晏几道词有“伴却一襟怀远泪,倚阑…
摇唇鼓喙 [ yáo chún gǔ huì ]
摇唇鼓喙(摇脣鼓喙) 犹言摇唇鼓舌。 明 宋濂 《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脣鼓喙,詡詡相…
蛇皮鼓 [ shé pí gǔ ]
用蛇皮作鼓面的带柄小鼓。两旁各有绳系小椎,转动时用以发声。又称拨浪鼓。
瓦鼓 [ wǎ gǔ ]
(1).陶制乐器。《周礼·秋官·壶涿氏》“以炮土之鼓敺之” 汉 郑玄 注:“炮土之鼓,瓦鼓也。” 宋 孔武仲 《堤下…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gǔ zú gàn jìn,lì zhēng shàng yóu ]
鼓:鼓动,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劲头鼓足,努力争取进入先进行列
东北大鼓 [ dōng běi dà gǔ ]
曲艺中大鼓的一种。也叫辽宁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