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弦琴 [ wǔ xián qín ]
古乐器名。《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孔颖达 疏:“谓无文武二弦,惟宫商等五弦也。”《…
乐成 [ lè chéng ]
(1).犹成功。《商君书·更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汉书·匡衡传》:“臣窃恨国家释乐成之业,而虚为此纷…
忻豫 [ xīn yù ]
欢乐。宋 王安石《新花》诗:“老年无忻豫,况復病在床。”明 张居正《基命纪》:“是以忻豫通於上下,精诚贯於神明。”
宝幢 [ bǎo zhuàng ]
(一)、以宝珠装饰的幢竿。(二)、幢幡,幢旗。(三)、即经幢。刻有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四)、佛教所称司乐的天神。
觉囊梵乐 [ jué náng fàn lè ]
觉囊梵乐觉囊梵乐是公元1027年,佛教“时轮”教法由印度传入西藏。在时轮经的唱诵及其普及过程…
十三调 [ shí sān diào ]
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
石槽 [ shí cáo ]
(1).石制的水槽。《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成 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於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佗别传…
科虫体 [ kē chóng tǐ ]
指科斗书字体。《隶释·汉舜子巷义井碑》 洪适 释:“又刻诗一篇於碑之额云……隶书字杂科虫体,民爵名存乐石阴。”
仇博 [ chóu bó ]
宋、新安人,字彦文,年十三作〈至乐堂记〉,苏轼奇之。应举不第,慨然游采石,谒李白祠,对之饮,作诔。见《万姓统谱》。
石破天惊 [ shí pò tiān jīng ]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来形容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
户穴 [ hù xué ]
洞穴;洞口。汉 焦赣《易林·震之蹇》:“蚁封户穴,大雨将集。”南朝 宋 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长林罗户穴,积石…
杉林溪 [ shān lín xī ]
介于溪头与阿里山之间的森林游乐区。属南投县,占地约四十公顷,风景据点有青龙瀑布、石井矶、燕庵等。
矴石 [ dìng shí ]
亦作“碇石”。稳定船身的石块或系船的石礅。《新唐书·杨瑒传》:“事益於人,书名史氏足矣。若碑颂者,徒遗后人作碇石耳。…
丁璫 [ dīng dāng ]
玉石等之触击声。与丁当同。又作玎璫、丁东。明、张自烈《正字通》:「璫,丁璫,玉佩声,诗辑,玉佩鸣丁璫。一作丁当,或作…
新度 [ xīn dù ]
新的标准尺度。《隋书·律历志上》:“至 泰始 十年,光禄大夫 荀勗,奏造新度,更铸律吕。”《宋史·乐志一》:“太祖 …
玉磬 [ yù qìng ]
(一)、古代石制乐器名。(二)、佛寺中召集僧众所用的法器的美称。(三)、古琴名。见宋苏轼《十二琴铭》。(四)、山茶的…
声诗 [ shēng shī ]
乐歌。《礼记·乐记》:“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勒之金石,播之声诗。” 元 王…
革木 [ gé mù ]
古乐器名,鼗鼓与柷敔。《国语·周语下》:“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丝尚宫,匏竹尚议,革木一声。” 韦昭 注:“革,鼗鼓…
横吹 [ héng chuī ]
(1).乐器名。即横笛。又名短箫。 唐 王维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诗:“横吹杂繁笳,边风捲塞沙。” 宋 王安…
伎工 [ jì gōng ]
在宫廷中供奉的歌舞艺人。《隋书·礼仪志二》:“礼用玉币,有燎,不设金石之乐,选伎工端洁善謳咏者,使歌《云汉》诗於坛南…
酸甜 [ suān tián ]
(一)、酸味和甜味;又酸又甜。(二)、元散曲家贯云石(号酸斋)与徐再思(号甜斋)的并称。两人齐名,后人合辑所作,称《…
暴嫚 [ bào màn ]
同“ 暴慢 ”。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君子正颜色则远暴嫚,山辞气则远鄙倍矣。”《汉书·礼乐志》:“治身者斯…
删举 [ shān jǔ ]
择取。 清 魏源 《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碑铭》:“曾预托以身后乐石之文,用敢删举其大者,揭诸丽牲以餉来世。”
胡芦笙 [ hú lú shēng ]
即葫芦笙。吹管乐器。历史悠久,1957年 云南省 江川县 李家山 和 晋宁县 石寨山 古墓群都曾出土铜胡芦笙,据测定…
鍮石 [ tōu shí ]
(一)、指天然的黄铜矿或自然铜。《太平御览》卷八一三引 三国 魏 锺会 《刍荛论》:“莠生似禾,鍮石像金。”《隋书·…
【词语拼音】lè shí
【词语解释】《古文苑·李斯〈峄山刻石文〉》:“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群臣颂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章樵 注:“石之精坚堪为乐器者,如 泗 滨浮磬之类。”原指可制乐器的石料,因《峄山石刻文》用此石镌刻,后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唐 柳宗元《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刊乐石,篆遗德,延休烈,垂宪则。”清 赵翼《奉和相公经略来滇》之二:“相公自来功自速,好磨乐石待 韩 碑。”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谓吉金可以证经,乐石可以劻史,玩好之侈,临摹之工,有不预焉。”参阅 唐 颜师古《匡谬正俗·乐石》、《说文·石部》“磬”段玉裁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