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选 [ quán xuǎn ]
[释义](名)唐宋选用官吏的制度。除最高级职官由皇帝任命外,一般都由吏部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凡经考试,捐纳或原官起…
童子科 [ tóng zǐ kē ]
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上》:“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
凋废 [ diāo fèi ]
衰落荒废。 宋 苏轼 《与千之姪书》:“近来史学凋废。去年作试官,问史传中事,无一两人详者。”
两举 [ liǎng jǔ ]
两次参加科举考试。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先朝时,锁厅举进士者。时有一人以为奇异,试不中,皆以责罚为私罪。…
平转 [ píng zhuǎn ]
唐 代所拟考核官吏的一种办法。政绩在中等者,作内外平级的调迁,以历试其能,谓之平转。
武乡试 [ wǔ xiāng shì ]
明 清 两代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武科考试。《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科》:“顺治 二年题准:武乡试定於子、午、卯、酉年十…
解榜 [ jiě bǎng ]
亦作“ 解牓 ”。 唐 宋 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其夕忽叩试院门,大声曰:‘大尹有帖!…
试判 [ shì pàn ]
唐 代选拔人才的考试项目之一。考察其审定文字的能力以断定其文理是否优长。《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
通署 [ tōng shǔ ]
1. 兼署,代理。《通典·职官五》:“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2. 共同办公。《金史·百官志一》:“…
优校 [ yōu xiào ]
宋 代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内舍生考校成绩获得优等,称优校。优校生经舍试即可任官。
帘试 [ lián shì ]
宋 代吏部补选缺官,凡中选者除同进士出身及恩科人员外,皆须赴吏部长贰厅前之考试,以防代笔之弊,谓之“帘试”。宋 洪迈…
乡贡进士 [ xiāng gòng jìn shì ]
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
六元 [ liù yuán ]
六元,科举制度称县试、府试、院试为案首,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六元”。
初考 [ chū kǎo ]
第一次考试。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弥之以送覆考再定,乃付详定。发初…
房考 [ fáng kǎo ]
亦称“房官”。明 清 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明史·选举志二》:“初,两京房考亦皆取教职,至是命各加科部官一员。…
试録 [ shì lù ]
明 清 时,将乡试、会试中试的举子姓名籍贯名次及其文章汇集刊刻成册,名曰试录。明 叶盛《水东日记·试录》:“试録自 …
试用 [ shì yòng ]
在正式使用以前,先试一个时期,看是否合适:试用品。试用本。试用期。试用人员。
武会试 [ wǔ huì shì ]
明 清 时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武科考试。《续文献通考·选举六》:“﹝ 明神宗 万历 ﹞三十八年,定武会试进士额以…
试士 [ shì shì ]
指古代为授与官职而考试士子。 唐 柳宗元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
点派 [ diǎn pài ]
点名指派。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直庐诸词臣同奏:‘臣等蒙恩点派扈从,不愿作主考官,求免试。’”
免解举人 [ miǎn jiě jǔ rén ]
即免解进士。唐宋时,进士即是举人,与明清时乡试榜称举人,会试榜称进士者不同。《宋史·选举志二》:“应该恩免解举人,值…
路蒲 [ lù pú ]
路旁的蒲柳,即水杨。喻指低贱之物。 唐 黄滔 《谢试官启》:“而 滔 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禰鶚,大惧温犀。”
平水韵 [ píng shuǐ yùn ]
原为金代供科举考试用的官韵书。分汉字一百零六韵。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时以为押韵的根据。
测试 [ cè shì ]
测定、检查、试验测试手表的精确度测验;考试进行专业测试
量试 [ liàng shì ]
(一)、犹试验。《后汉书·献帝纪》:“帝使侍御史 侯汶 出 太仓 米豆,为飢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卹有虚,…
【词语拼音】shì guān
【词语解释】(一)、出任官职。《史记·日者列传》:“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
(二)、主持考试的官吏。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客有出入於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令以 九皋 为解头。”清 赵翼《瓯北诗话·“明妃”诗》:“此则下第举子借以詈试官,非真咏 明妃 也。”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一)》:“某试官见此生误佗为他,辄批其后云:‘汉高 文帝 爸,赵佗 不是他;今年既不中,明年再来吧。’”
(三)、未正式任命的官吏。宋 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试官》:“《职林》曰:唐 武后 天授 二年,凡举人无贤不肖,咸加擢拜,大置试官,则官之有试,自 唐 始也。谓之试,取尚书明试以功之意。”《新五代史·杂传十六·李琪》:“琪 所私吏当得试官,琪 改试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