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郊 [ pèi jiāo ]
古于郊外祭祀天地时,以先祖配祭。
吉器 [ jí qì ]
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祭器为吉器。
祭豆 [ jì dòu ]
古代祭祀时用以盛放祭品的器具。
宗祀 [ zōng sì ]
(一)、谓对祖宗的祭祀。(二)、泛指各种祭祀。
伺祭 [ sì jì ]
侦察也。祭当作察。《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余祭十二年,楚灵王会诸侯伐吴、围朱方、诛庆封,数为吴伺祭,故晋楚伐之也…
祭神如神在 [ jì shén rú shén zài ]
祭:祭祀;如:好像;在:存在。祭祀神灵时就象神灵真的存在一样。形容用心虔诚。
先河后海 [ xiān hé hòu hǎi ]
先祭河神,后祭海神。比喻治学要弄清源流。
苾芬 [ bì fēn ]
(一)、犹芬芳。本指祭品的馨香。(二)、指代祭品。
庋县 [ guǐ xiàn ]
同“庪县”。《后汉书·班固传》“燔瘞县沉,肃祗羣神之体备”李贤 注引《尔雅》:“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祭山曰庋县,…
登封 [ dēng fēng ]
登山封禅。指古帝王登 泰山 祭天祭地。
飨祀 [ xiǎng sì ]
(一)、祭祀。饗,通“享”。(二)、享受祭祀。饗,通“享”。
室祭 [ shì jì ]
犹家祭。在家中对先人的祭祀。 宋 苏辙 《周论》:“今夫冠婚丧葬而不为之礼,墓祭而不庙,室祭而无所,仁人君子有所不安…
伏维尚飨 [ fú wéi shàng xiǎng ]
古代祭文中的套语,指请享用祭品吧
肆瘗 [ sì yì ]
祭名。谓祭山后将所用牲玉埋于土中。
墦祭 [ fán jì ]
在坟前祭祀先人或亲友的亡灵,祭扫。
赞彻 [ zàn chè ]
指古代祭祀完毕,小祝帮助大祝撤去祭器。
殷祭 [ yīn jì ]
盛大的祭典。指三年一次的祖庙大祭(祫)及五年一次合祭诸祖神主的大祭(禘)。《礼记·曾子问》:“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
牲粢 [ shēng zī ]
供祭祀用的牲畜和谷物。泛指祭品。
祭玉 [ jì yù ]
祭祀时所用之玉。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前代礼神,有祭玉、燔玉二品。”《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庚午,…
赐祭 [ cì jì ]
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往祭。 清 李元度 《国朝先正事略·张文和公》:“十一年,詔以 文端公 从祀京师贤良祠,復即家赐祭…
谢竈 [ xiè zào ]
祭祀灶君。周振鹤《苏州风俗·岁月·六月》:“谢灶:六月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比户媚灶。谚云:‘三番谢灶,胜做一坛清醮…
缭祭 [ liáo jì ]
周 礼九祭之一。祭者以左手纵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缭绕使断,取以为祭,故称。
祝孝嘏慈 [ zhù xiào gǔ cí ]
祝:祭神时的祝祷词。嘏: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指祭祀祝祷之礼。语本《礼记.礼运》:“祝以…
祭尊 [ jì zūn ]
犹祭酒。古代大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
北坛 [ běi tán ]
建于城北的祭坛。为战时祈胜祭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