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典 [ yú diǎn ]
指《书·虞书》。《后汉书·郎顗传》:“‘节彼南山’,咏自 周《诗》;‘股肱良哉’,著於《虞典》。”南朝 梁 刘勰《文…
衒齿 [ xuàn chǐ ]
露齿。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 钟离春 ﹞但扬目衒齿,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东周列国志》第八…
合天 [ hé tiān ]
合乎自然;合乎天道。
团头团脑 [ tuán tóu tuán nǎo ]
团:圆。头脑圆乎乎的样子。
肉乎乎 [ ròu hū hū ]
形容肥胖肉乎乎的脑袋
辣乎乎 [ là hū hū ]
状态词。形容辣的感觉:芥菜疙瘩辣乎乎的。他想起自己的错误,心里不由得一阵辣乎乎地发烧。
坚车 [ jiān chē ]
谓好车。《墨子·辞过》:“当是之时,坚车良马,不知贵也。”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
噤口卷舌 [ jìn kǒu juàn shé ]
jìn kǒu juǎn shé 噤口卷舌(噤口捲舌) 谓缄默不言。 宋 苏洵 《谏论下》:“迁其赏於不諫,迁其刑於…
夭年 [ yāo nián ]
犹盛年。《汉书·王莽传下》:“夭年陨命,呜呼哀哉!”
合指 [ hé zhǐ ]
合乎意向;合乎意旨。指,通“恉”。
革命 [ gé mìng ]
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汤武…
芴芒 [ wù máng ]
恍惚。形容不可辨认或不可捉摸。语出《庄子·至乐》:“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鹖冠子·世兵》:…
和衷 [ hé zhōng ]
和睦同心同寅协恭和衷哉。——《书·皋陶谟》
偃武行文 [ yǎn wǔ xíng wén ]
偃武行文 同“ 偃武修文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汉书·匡衡传》:“陛下祗畏天戒…
杜默 [ dù mò ]
(1).犹言孤陋寡闻。《陈书·后主纪》:“虽剽悍轻侮,理从钳釱,憃愚杜默,宜肆矜弘,政乏良哉,明慙则哲,求诸刑措,安…
憨虎虎 [ hān hǔ hǔ ]
亦作“憨乎乎”。犹傻呼呼。
梦白鸡 [ mèng bái jī ]
《晋书·谢安传》:“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
蕃变 [ fán biàn ]
变迁;变化。蕃,通“ 番 ”。 清 赵翼 《园居》诗之三:“芸生倍蕃变,物理渺难格。” 清 恽敬 《杂说》:“况人性…
二二忽忽 [ èr èr hū hū ]
同“二二乎乎”。如:看他那样子二二忽忽的,似乎还没有决定做不做。
善藴 [ shàn yùn ]
《论语·子罕》:“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后因以…
几不欲生 [ jī bù yù shēng ]
几:几乎;欲:想。几乎都不想活了。
短忽 [ duǎn hū ]
短促。指时间。 清 唐甄 《潜书·博观》:“果鸟其短忽乎,天地其长久乎?果鸟其易形而短忽乎,天地其一形而长久乎?”
吁咈 [ yù fú ]
(1).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
难乎为情 [ nán hū wéi qíng ]
难乎为情(難乎爲情) 见“ 难以为情 ”。
丢失殆尽 [ diū shī dài jìn ]
殆:几乎。丢失殆尽,几乎全部丢失。
【词语拼音】hū zāi
【词语解释】(一)、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宪问》:“子曰:‘赐 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后汉书·郭泰传》:“林宗 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二)、语气助词。表疑问。《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三)、语气助词。表设问或反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将可乎哉?殆必不可。”《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后汉书·李法传》:“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明 刘基《书善最堂卷后》:“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於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年师》:“果尔则编修亦褊人耳,所论撰又足据乎哉!”
(四)、语气助词。表祈使。唐 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 勉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