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书 [ zòu shū ]
(一)、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 以前,君臣…
书奏 [ shū zòu ]
指书简、奏章等。《史记·儒林列传》:“宽 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於文,口不能发明也。”北齐 颜之…
上书奏事 [ shàng shū zòu shì ]
上书皇帝有所奏禀也。《大清律例·吏律·公式·上书奏事犯讳》:「凡上书若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八十。」
奏书星 [ zòu shū xīng ]
读奏 [ dú zòu ]
在帝王前宣读奏本、奏折。《汉书·霍光传》:“ 光 与羣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十:“而其读…
奏牋 [ zòu jiān ]
汉 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迄至 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
手疏 [ shǒu shū ]
(一)、亲手书写奏章。(二)、亲笔陈奏。(三)、亲笔书写。
奏舞 [ zòu wǔ ]
行舞,献舞。《逸周书·本典》:“士乐其生而务其宜,是故奏鼓以章乐,奏舞以观礼,奏歌以观和。”《晋书·乐志上》:“登歌…
奏牍 [ zòu dú ]
(一)、书写奏章的简牍。(二)、犹奏章。
笺奏 [ jiān zòu ]
(一)、同“牋奏”。古代文书的一种,属章奏一类。(二)、牋奏:书札、奏章。《后汉书·胡广传》:“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牋…
傅奏 [ fù zòu ]
敷奏;奏陈。《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傅奏其勇。”《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
奏草 [ zòu cǎo ]
奏章的草稿。《汉书·朱云传》:“ 云 上书自讼, 咸 为定奏草,求下御史中丞。” 唐 苏颋 《授于经野给事中制》:“…
奏劄 [ zòu zhā ]
亦作“ 奏札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文书》:“奏札,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
牋奏 [ jiān zòu ]
书札、奏章。《后汉书·胡广传》:“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牋奏。”李贤 注:“周成《杂字》曰:‘牋,表也。’《汉杂事》曰:…
仰奏 [ yǎng zòu ]
谓谨奏也。《宋书·礼志》:「大鸿胪称臣,一拜仰奏请行事。」
册奏 [ cè zòu ]
册命、章奏之类的文书。
章左 [ zhāng zuǒ ]
指奏章终了空白处。《后汉书·蔡邕传》:“﹝ 蔡邕 ﹞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
快书 [ kuài shū ]
曲艺的一种,用铜板或竹板伴奏,词儿合辙押韵,说时节奏较快,有山东快书、竹板快书等。
奏请 [ zòu qǐng ]
上奏请示;上奏请求。《汉书·彭越传》:“ 吕后 令其舍人告 越 復谋反。廷尉奏请,遂夷 越 宗族。”《旧唐书·经籍志…
表奏 [ biǎo zòu ]
(一)、上表奏事。(二)、表文章奏。泛指臣下进呈帝王的文书。
奏御 [ zòu yù ]
上奏帝王。《汉书·霍光传》:“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 光 ,然后奏御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事…
章满公车 [ zhāng mǎn gōng chē ]
章:奏章。公车:汉代接待臣民上书的官署。形容奏章之多。语本《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动本 [ dòng běn ]
谓向皇帝上书。本,奏本。
答诏 [ dá zhào ]
皇帝回答臣下奏疏的诏书。
奏记 [ zòu jì ]
(一)、汉 时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汉书·朱博传》:“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説云云。”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词语拼音】zòu shū
【词语解释】(一)、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
(二)、泛指奏章。宋 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
(三)、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唐 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
(四)、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 曹震圭 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