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君 [ yīn jūn ]
阴间之主, 阎罗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水南有《豫州从事皇毓碑》,殞身州牧,阴君之罪,时年二十五。…
七日来复 [ qī rì lái fù ]
《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空窾 [ kōng kuǎn ]
洞穴。 元 袁桷 《五月廿六日大寒》诗:“阴机坚积沍,空窾起荒埃。”
日建 [ rì jiàn ]
一月三十天,中排天干地支,有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规律。
前三後五 [ qián sān hòu wǔ ]
与前三后四义同。《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元始,建于甲寅,一终而建甲戌,二终而建甲午,三终而复得甲寅之元。岁徒一辰,…
筋度 [ jīn dù ]
中医古诊法“五度”(或称“十度”)之一。即衡量、测度筋的阴阳虚实。《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
木数 [ mù shù ]
木之生数或成数。根据阴阳五行说,木之生数为三,成数为八。
五里 [ wǔ lǐ ]
(一)、五里为经络穴位名,(二)、按部位分为手五里与足五里,分属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是临床常用腧穴。
皋阴 [ gāo yīn ]
五月的寒气。 明 夏完淳 《端午赋》:“度九夏之逝光,忽五日之令序。晞光拂其蕙畹,皋阴沐於蒲塘。”
丁览 [ dīng lǎn ]
三国吴、山阴人,字孝连,喜洁净。孙权器重之。见《三国志·卷五十七》。
五际 [ wǔ jì ]
汉 初《诗》有 齐 鲁 韩 三家。《齐诗》学者 翼奉 说诗,附会阴阳五行之说,以推论政治变化,认为每当卯、酉、午、戌…
六五 [ liù wǔ ]
(1).《易》卦爻位名。六,谓阴爻;五,第五爻。六五指卦象自下而上的第五爻为阴爻。《易·明夷》:“六五, 箕子 之明…
金风飒飒 [ jīn fēng sà sà ]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
四姓小侯 [ sì xìng xiǎo hòu ]
指东汉明帝外戚樊、郭、阴、马四姓的子弟。《后汉书·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李贤注:“为外戚樊氏、…
王休 [ wáng xiū ]
(一)、帝王的美德。(二)、阴阳五行家用语。犹进退。谓进贤而退不肖。
供月儿 [ gōng yuè ér ]
旧俗于阴历八月十五夜,陈设月饼、鲜果等以祭月,称为供月儿。
金秋送爽 [ jīn qiū sòng shuǎng ]
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金秋送爽指秋风带来了凉意。
三科拣境 [ sān kē jiǎn jìng ]
天台宗的独特观行方法。即天台宗于圆顿止观十境中的第一阴入界境,拣出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之境以明观境。
阴卯 [ yīn mǎo ]
不外露的屐齿。《晋书·五行志上》:“旧为屐者,齿皆达楄上,名曰露卯。 太元 中忽不彻,名曰阴卯。识者以为卯,谋也,必…
布合 [ bù hé ]
紧密分布。《三国演义.第五九回》:「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
年忌 [ nián jì ]
阴阳家指人从七岁起,每隔九年所遇到的大忌。《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篇》:“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
阳九 [ yáng jiǔ ]
(一)、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
勾垂 [ gōu chuí ]
弯曲低垂。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五章:“他忽然显出阴郁的样子,那原来竖得挺直的脖子却勾垂下来了。”
鹤盖 [ hè gài ]
形如飞鹤的车盖。语本 汉 刘桢 《鲁都赋》:“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
满圆 [ mǎn yuán ]
形容十五圆月,在中国的文化里,常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
【词语拼音】wǔ yīn
【词语解释】(一)、谓《易》剥卦中重迭的五个阴爻。见《易卦变图》。
(二)、中医称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厥阴五条经络为“五阴”。
(三)、亦作“五廕”。即五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