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 [ zhōng chéng ]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中舍 [ zhōng shè ]
亦称“中舍人”。太子属官。
戒石 [ jiè shí ]
宋 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云韶府 [ yún sháo fǔ ]
唐 教坊。唐 代宫中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旧唐书·职官志二》:“内教坊。武德 已来,置於禁中,以按习雅乐,以中官人充…
小宗伯 [ xiǎo zōng bó ]
其佐官,中大夫二人。
仆大夫 [ pú dài fū ]
古官名。掌宫内之事。《左传·成公六年》:“韩献子 将新中军,且为僕大夫。”杨伯峻 注:“旧注皆以为即《周礼·夏官》大…
斜封宫 [ xié fēng gōng ]
唐中宗 时,韦后 及 太平、安乐、长宁 等公主皆依势用事,贪贿受赇,别于侧门降墨敕,斜封付中书授官,号“斜封官”。唐…
十二牧 [ shí èr mù ]
(一)、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二)、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巡察使 [ xún chá shǐ ]
官名。唐前期中央派遣的巡察地方水旱灾害的官职,多以五品以上官员充之,考察官吏,巡视灾情。
纲佐 [ gāng zuǒ ]
指官员中主管和辅佐。
六嫔 [ liù pín ]
古诸侯宫中的六女官。
五省 [ wǔ shěng ]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
省掾 [ shěng yuàn ]
中枢各省的佐治官员。
军目 [ jūn mù ]
指旧军队中下级官佐。
门下侍郎 [ mén xià shì láng ]
(一)、.官名。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君主近侍官。唐天宝改称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唐宋时多以此官同平章事为宰相…
幕僚 [ mù liáo ]
古代称将帅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
退步抽身 [ tuì bù chōu shēn ]
指辞去官职,退居家中。
城牙 [ chéng yá ]
城中官家田产经纪人。
仓官 [ cāng guān ]
管理仓库的官员。 宋 洪迈 《夷坚支丙·会稽独脚鬼》:“ 方子张 为 会稽 仓官,僦民屋作廨舍。” 明 高明 《琵琶…
官窑 [ guān yáo ]
宋代名窑。有北宋汴京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之分。官窑所烧青瓷,是南宋瓷器中的上品。
弥节 [ mí jié ]
驻节。古指官员巡视途中停留。节,官员出行时所用的旌节。
幕友 [ mù yǒu ]
(一)、古代将帅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二)、俗称师爷。明清地方官署中无官职的助理人员,分管刑名、钱粮、文案等,由长…
察举制 [ chá jǔ zhì ]
1、选拔。2、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荐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3、监察检举。
头品 [ tóu pǐn ]
古代职官中的最高品级。
次对官 [ cì duì guān ]
唐 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伸 起,上三留之,曰:‘异日不復得独对卿矣。’”元…
【词语拼音】zhōng guān
【词语解释】(一)、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大暤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云:“大暤 以龙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幸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唐 贾公彦《<周礼正义>序》:“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自 唐 以后,掌天文历法之官,亦以春、夏、中、秋、冬官分称,各设正一人。
(二)、宫内、朝内之官。《国语·晋语四》:“胥 籍 …… 董 韩,寔掌近官。诸 姬 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韦昭 注:“中官,内官。”《后汉书·郎顗传》:“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
(三)、宦官。《汉书·高后纪》:“诸中官、宦者令丞,皆赐爵关内侯,食邑。”颜师古 注:“诸中官,凡阉人给事於中者皆是也。”《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清史稿·世祖纪二》:“祖宗创业,未尝任用中官。且 明朝 亡国,亦因委用宦寺。”
(四)、星位或星区名。《宋史·礼志二》:“圜丘,有司摄事,祀昊天、配帝、五方帝、日月、五星、中官、外官、众星总六百八十七位。”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宋史·天文志》:“案《晋书天文志》,天文经星,分为三段:一为中官,一为二十八舍,一为星官……其中官之星,以北极紫宫为首,而北斗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