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法 [ liǎng shuì fǎ ]
唐中叶开始实行的税收制度。分夏秋两季收税,两税都以实物折钱计算;不问原籍,按现住地点就地征收;不分年龄,按地亩定税额…
负素 [ fù sù ]
背负书籍。指勤奋读书。素,写书的纸,指书籍。
三点会 [ sān diǎn huì ]
天地会的别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兴中会革命史要》:“本来在 广州 的客籍人,多半加入三点会。会中的口号就…
遗籍 [ yí jí ]
(一)、亦作“遗藉”。指古代典籍。(二)、指散失的书籍。
装池 [ zhuāng chí ]
(一)、装裱古籍或书画。(二)、指古籍书画的装潢。
却籍 [ què jí ]
亦作“却籍”。 南朝 齐 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为了扩大赋役征收范围, …
书卷 [ shū juàn ]
指书籍,古代书籍多装成卷轴,所以叫做书卷。
本郡 [ běn jùn ]
(一)、原籍所在之郡。(二)、指原籍所在之郡的郡守。
正籍 [ zhèng jí ]
(一)、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二)、指赋税。
儒籍 [ rú jí ]
(1).儒家的经籍。 明 姚涞 《白兔赋》:“辨敬怠於儒籍,审劳逸于农阡。”(2).读书人的户籍。《元史·雷膺传》:…
盈篇满籍 [ yíng piān mǎn jí ]
指写满了篇章和书籍,形容内容多和丰富。盈、满:是指蓄满,极多之意;篇、籍:书卷文籍。
棚籍 [ péng jí ]
犹客籍。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以大 清 之民居大 清 之土,为大 清 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
本趣 [ běn qù ]
原来的旨趣。《晋书·阮籍传》:“此亦 籍 之胸怀本趣也。”
儒户 [ rú hù ]
(一)、读书人的户籍。(二)、指具有此种户籍的居民。
闺籍 [ guī jí ]
“金闺籍”的省称。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唐 李商隐《为濮阳公陈情表》:“纔通闺籍,又处藩条。”宋 徐铉《和陈赞善致…
黄籍 [ huáng jí ]
晋 代和 南朝 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
伊籍一拜 [ yī jí yī bài ]
三国蜀、伊籍,仕先主刘备,使吴时,答辩孙权之事也。《三国志·蜀书·伊籍传》:「遣东使于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
户籍警察 [ hù jí jǐng chá ]
负责户籍登记和管理工作的民事警察。简称户籍警。
卫籍 [ wèi jí ]
军籍。
书典 [ shū diǎn ]
典籍。
牍聿 [ dú yù ]
簿籍。
祖籍 [ zǔ jí ]
原籍。
籍年 [ jí nián ]
东晋 和 南朝 凡在官役者,户口均列入黄籍。黄籍中登记的服官役的年限称为籍年。《宋书·孝义传·何子平》:“子平 曰:…
里籍 [ lǐ jí ]
籍贯。
史帙 [ shǐ zhì ]
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