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鷄 [ diāo jī ]
鱼鹰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鹗》。
夜猫子 [ yè māo zi ]
(一)、猫头鹰。(二)、比喻喜欢晚睡的人(含戏谑意)。
脱鞴 [ tuō bèi ]
亦作"脱鞲"。 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
祭鸟 [ jì niǎo ]
(一)、鹰杀鸟而陈之若祭。(二)、喻指围敌不歼。
鸢肩豺目 [ yuān jiān chái mù ]
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鹰瞬 [ yīng shùn ]
像老鹰一样四下转盼。形容锐利而机灵的目光。
晾鹰台 [ liàng yīng tái ]
元 代游猎之所,猎者常携鹰休憩于此,故名。后为各朝皇家围猎、习武之地。其地在今 北京 市郊 南苑。明 刘侗 于奕正《…
鹰笛 [ yīng dí ]
笛名。 塔吉克 民族乐器。传说为神鹰所化,故称。《解放军报》1976.11.2:“在那高山牧场上, 塔吉克 族人民点…
鹰扬虎噬 [ yīng yáng hǔ shì ]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虎视鹰瞵 [ hǔ shì yīng lín ]
像老虎和老鹰要扑食那样,贪婪、凶残地盯着
猫头 [ māo tóu ]
(一)、笋的别名。(二)、毛笋的别名。(三)、即猫头鹰。
鹰钩鼻 [ yīng gōu bí ]
鹰嘴形的鼻子。有时形容人的相貌奸诈凶狠。
银鹰 [ yín yīng ]
比喻飞机(多指战斗机,含亲昵意):祖国的银鹰在天空翱翔。
鷞鸠 [ shuāng jiū ]
(一)、鹰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鹰》:“其性爽猛,故曰鷞鳩。”(二)、官名。相传为古帝 少皞氏 置,掌…
白鶂 [ bái yì ]
亦作“白鷁”。一种形如鱼鹰、毛白色、能高飞的水鸟。
隙缝 [ xì fèng ]
缝隙;裂缝:兀鹰的窠巢筑在悬崖峭壁的隙缝中。
雏鹰展翅 [ chú yīng zhǎn chì ]
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鞴鹰绁犬 [ bèi yīng xiè quǎn ]
臂套上蹲着鹰,手里牵着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
句爪 [ jù zhǎo ]
尖利钩形的爪。借指猛禽。《淮南子·本经训》:“凤凰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於是鷙矣。” 高诱 注:“句爪,…
试翼 [ shì yì ]
犹试飞。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凤凰皁隶 [ fèng huáng zào lì ]
铁鹦鹉的别名。一说指伯劳。明杨慎《丹铅总录·鸟兽》:“鵙,即博劳也……性亦能搏击。鹰集於林,则盘旋鸣聒,俟鹰飞,輒击…
鸱目虎吻 [ chī mù hǔ wěn ]
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鞴鹰 [ bèi yīng ]
蹲在臂套上的苍鹰。比喻摆脱羁绊欲展鸿图的人。
鸮鸟 [ xiāo niǎo ]
《聊斋志异》十二卷篇目,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角鸱 [ jiǎo chī ]
鸱鵂的别名。其状如鸱,头有毛角,故称。又称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