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 bā jiǎo gǔ ]
击奏膜鸣乐器。鼓身木制,八角形,鼓框内嵌铜片或铜线,并附有长穗。左手执鼓,由右手指弹击鼓面、搓鼓面、摇鼓身等演奏。是…
过门儿 [ guò ménr ]
唱段或歌曲的前后或中间,由器乐单独演奏的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听会 [ tīng huì ]
到会场听发言、讲演等:今天来听会的人很多。
唢呐艺术 [ suǒ nà yì shù ]
拼音:suǒ nà yì shù 简介 唢呐艺术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逐出 [ zhú chū ]
驱逐、赶出。《三国演义.第二回》:「十常侍奏帝曰:『张钧欺主。』帝令武士逐出张钧。」
合唱团 [ hé chàng tuán ]
由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所组成的演唱团体。以演唱多声部的曲调为主。由若干人组成的小型乐团。通常有一位主唱,其他团员则负责…
人体音乐 [ rén tǐ yīn yuè ]
人体音乐的定义:“仅以人体器官组成发声结构,以非演唱方式演绎完整乐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分为:旋律音乐、节奏音乐两大类。
杭州评词 [ háng zhōu píng cí ]
流行于杭州、余杭等地的说唱艺术。由南词演变而来,盛行于清末民初。表演时以胡琴伴奏,说唱内容通常为才子佳人的故事。
演唱会 [ yǎn chàng huì ]
演唱会是指在观众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音乐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所表演或是音乐的集体演出,歌手通常是在舞台上…
节奏感 [ jié zòu gǎn ]
(一)、指乐曲的节奏性或对乐曲节奏的感觉能力。如:这舞曲节奏感很强烈;她的舞蹈优美而有节奏感。(二)、指人们对社会运…
独弦琴 [ dú xián qín ]
拨弦乐器。琴体 为长方形木箱,仅张一弦,琴头为一弯杆。用竹片拨弦演奏。音色独特,有浓重的鼻音,主要用于独奏。中国京族…
口弦 [ kǒu xián ]
也叫口簧。吹奏乐器。由一个马蹄形框架中间插入一片簧舌构成。演奏者凭口腔共鸣及手指拨动簧舌发声。流行于中国东北、西南地…
乐感 [ yuè gǎn ]
指人在创作、演奏、欣赏等音乐活动时因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产生的感觉和知觉。有时也专指对音乐的高低,强弱等特性的听辨能…
渔鼓 [ yú gǔ ]
(一)、打击乐器,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用手敲打。是演唱道情的主要伴奏乐器。(二)、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见…
客家八音 [ kè jiā bā yīn ]
古人将乐器依制成特质,分金、石、竹、丝、匏、土、革、木八类,如钟、磐、筝、管、笙、埙、鼓、敔等,称为「八音」。客家人…
中会 [ zhōng huì ]
语出《庄子·养生主》:“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指节奏。后以“中会”谓措置得当。
丁狄 [ dīng dí ]
(PaulMarieTheodoreVincentdIndy)一作恩第。法国音乐家,为佛朗克(Franck)弟子,长…
竹竿舞 [ zhú gān wǔ ]
一种舞蹈表演。由两个表演者两手各持竹竿的一端,配合音乐节奏左右来回开合,其他表演者以单脚在竹竿间跳跃,避免被夹到。如…
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这支曲子演奏得出神入化,听众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快板 [ kuài bǎn ]
曲艺的一种。由数来宝发展演变而成。演唱者自打竹板(莲花板)。有单口、对口和快板群之分。故事性强的段子称快板书。还有用…
社戏 [ shè xì ]
旧时某些地区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戏。一般在庙里戏台上演出,也有露天搭台演出的。
九奏乐 [ jiǔ zòu yuè ]
由九支乐曲组成的宫廷宴会音乐。《明史·太祖本纪》:“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宴羣臣於 谨身殿,始用九奏乐。”按,《明史·乐…
节会 [ jié huì ]
(一)、音乐的段落节奏。(二)、节日所设的宴会。
小开门 [ xiǎo kāi mén ]
(一)、京剧曲牌。以胡琴或笛演奏。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大都用为更衣、写信、拜贺、帝王后妃临朝或出场时的伴奏曲。(二)…
太平乐 [ tài píng lè ]
舞名;乐曲名。一、唐朝(公元618~公元907)教坊中乐舞曲目。亦称《五方狮子舞》。舞蹈时由五人饰狮子,一百四十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