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事 [ zhū shì ]
对行为或所做的事加以谴责。《公羊传·襄公元年》“宋 华元 曷为与诸侯围 宋 彭城”何休 注“据 晋 赵鞅 以地正国,…
代用教员 [ dài yòng jiāo yuán ]
凡未得检定文凭,而允其暂充教员者,曰代用教员。
打骂教育 [ dǎ mà jiào yù ]
利用打骂为手段逼迫受教者学习的教育方式。如:「打骂教育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教育潮流。」
超度 [ chāo dù ]
佛教或道教指僧、尼或道士为死者诵经拜忏。说这样做可以使死者的鬼魂超脱苦难。
神父 [ shén fu ]
也译作神甫、司铎。天主教、东正教的神职人员。职位在主教之下,通常是一个教堂的管理者,主持宗教活动。
扬叛儿 [ yáng pàn ér ]
乐府西曲歌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莫愁》、《扬叛儿》、《乌夜啼…
伊玛目 [ yī mǎ mù ]
一译“伊玛姆”。阿拉伯文i'mm的音译,意为“站在前列的人”、“表率”、“领袖”等。①伊斯兰教率穆斯林做礼拜者。…
善志 [ shàn zhì ]
善于记述。《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是以《春秋》书 齐豹 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 杜预…
背主 [ bèi zhǔ ]
背叛主人。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尝谓背主负恩者,人臣之首恶;大逆不道者,王法所必诛。”《初刻…
对机说法 [ duì jī shuō fǎ ]
佛学术语,指相应受教者之能力、根机,而施以各种说教。
班扬(john bunya [ bān yáng ]
人名。(公元1628~1688)英小学说家。幼年贫苦失学,曾任浸信会牧师,从事布道工作。公元一六六零年,英国王政复辟…
鼓人 [ gǔ rén ]
(一)、古乐官名。《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宋书·符瑞志上》…
教育价值 [ jiāo yù jià zhí ]
教育价值指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或作用。有以下几种: 1.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前者指的是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的…
assure教学模式 [ e jiāo xué mó shì ]
ASSURE教学模式系针对教师在教学上之应用而设计,其解释如下:1.A:分析学习者之特质(Analyze Learn…
设铎 [ shè duó ]
谓宣布教令。铎,古乐器。形如大铃。宣布教令时,用以警众者。
克力门 [ kè lì mén ]
(Clement)罗马教皇用此名者凡十四人,其着者有二:
胡蓝之狱 [ hú lán zhī yù ]
明太祖疑忌功臣,致胡惟庸、蓝玉两人谋叛,结果因而株连被杀者达四至五万人,功臣宿将,至此殆尽,史称为「胡蓝之狱」。
柔服 [ róu fú ]
(一)、温柔顺服。《左传·昭公三十年》:“若好 吴 边疆,使柔服焉,犹惧其至。”前蜀 杜光庭《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
率教 [ lǜ jiào ]
(1).实行教化。 晋 挚虞 《典校五礼表》:“夫革命以垂统,帝王之美事也;隆礼以率教,邦国之大务也。”(2).遵从…
道会 [ dào huì ]
(一)、信道教者的集会。(二)、清代县级道教机关的主管官吏。
过书 [ guò shū ]
传递书信。 汉 王充 《论衡·定贤》:“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封完书不遗教,审令不遗误者,则为善矣。”
收教 [ shōu jiào ]
收拘管教。《周礼·秋官·司圜》:“司圜掌收教罢民。” 贾公彦 疏:“云‘收教’者,谓入圜土见收,使困苦改悔,是收教也…
豫教 [ yù jiào ]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唐 孔颖达 疏:“微者言礼之教人豫前事微之时,豫教化之。”后指预为教育、感化。
设簴 [ shè jù ]
谓悬挂起钟罄。簴,古代悬挂编钟编磬的架子。谓征求教益、建议。《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一》:“或扬旌求士,或设…
教育方针 [ jiào yù fāng zhēn ]
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