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讨 [ bǔ tǎo ]
(1).收捕讨伐。《后汉书·杨赐传》:“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扰,速成其患。”(2).指收捕讨伐的文告。犹檄文。 姚…
空对空 [ kōng duì kōng ]
比喻空洞不切实际在讨论的过程中,必须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能搞空对空
办公会议 [ bàn gōng huì yì ]
一个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举行会议讨论并处理事务的工作方式。
多元性 [ duō yuán xìng ]
组成因素涵盖多方面。如:「这是多元性的复杂问题,需要仔细讨论。」
筑舍道傍 [ zhù shè dào bàng ]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限定 [ xiàn dìng ]
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限定报名时间。讨论的范围不限定。
论剑 [ lùn jiàn ]
讨论剑术。《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尝游过 榆次 ,与 盖聂 论剑, 盖聂 怒而目之。” 三国 魏 曹丕 《<典…
议决案 [ yì jué àn ]
经会议正式讨论通过并作成书面文字记录在案的事项,称“议决案”。
名堂 [ míng tang ]
(一)、花样;名目:联欢会上名堂真多,又有舞蹈,又有杂耍。(二)、成就;结果:依靠群众一定会搞出名堂来的。跟他讨论了…
会计主体 [ kuài jì zhǔ tǐ ]
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
务实 [ wù shí ]
(一)、指研究、讨论或做某项具体工作。(二)、讲究实际,不做表面文章。
参与 [ cān yù ]
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与其事。他曾参与这个规划的制订工作。
众说郛 [ zhòng shuō fú ]
多种议论汇集之处。
提案 [ tí àn ]
提请国家机关或者一定组织的会议讨论、决定、处理的方案或建议。
没商量 [ méi shāng liáng ]
没有讨论的可能;没有回旋的余地:你一点儿不让步,这事儿就没商量了。
讨议 [ tǎo yì ]
讨论商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华胥 国王传旨,命駙马都尉 言寄华 讨议退兵之策。” 梁启超 《中国国会制度私…
吃化 [ chī huà ]
行乞;讨饭。《宣和遗事》前集:“忽遇着俊倬勤儿,也敢教沿门吃化。”《宣和遗事》前集:“有时上皇装吃化贫子,行乞於中,…
国论 [ guó lùn ]
(一)、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二)、谓商讨国家大计,发表政见。(三)、全国的舆论。(四)、女真语。尊贵的意思。
论治 [ lùn zhì ]
讨论研究治国之道。《说郛》卷九九引 宋 戴埴 《鼠璞·封章》:“本朝於章奏,凡论治大体及有关於圣躬者,往往留中不出。…
文艺评论 [ wén yì píng lùn ]
将文艺作品视为独立的有机体,由各种角度讨论其结构、主题、创作倾向等。
研讨课 [ yán tǎo kè ]
在教师指导下,遴选主要研讨专题,学生选择搭配,先由学生进行简短报告,老师、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教学形式,这在大陆法系国…
集成 [ jí chéng ]
同类著作汇集在一起(多用于书名):《丛书集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论友 [ lùn yǒu ]
讨论问题的朋友。李大钊《再论新亚细亚主义》:“一九一九年元旦,我作《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一文,在《国民杂志》…
秕言谬説 [ bǐ yán miù shuō ]
错误的言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三从》:“秕言谬説,自相矛盾。”
毌丘俭 [ guàn qiū jiǎn ]
人名。(?~公元255)复姓毋丘,字仲恭,三国魏闻喜人。明帝时为荆州刺史,帝图讨辽东,因有干策,徙幽州,辽东平,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