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 [ bǎo kāng ]
1.今县名,明置。汉、房陵县地。西魏,东境分置大洪县,北周改称永清,至宋入房陵县。明析置保康县,今在湖北省襄阳县西。…
督臣 [ dū chén ]
即总督。因上对朝廷,故称。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清 林则徐《…
纡折 [ yū shé ]
迂回曲折。 汉 张衡 《七辨》:“蝉緜宜愧,夭绍紆折,此女色之丽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循…
宁南 [ níng nán ]
指 明 左良玉。左 于 崇祯 十七年封 宁南伯,故称。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寧南 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
月池 [ yuè chí ]
(1).月光所照之池。 南朝 齐 谢朓 《别王丞僧孺诗》:“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元 王恽 《游百家岩杂诗》:…
凤凰城 [ fèng huáng chéng ]
(一)、京城。唐 杜甫《复愁》诗之九:“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仇兆鳌 注:“凤凰城,指 长安。”宋 陈师道《和谢…
法花 [ fǎ huā ]
瓷器名。《文物》1959年第3期:“有一种饰以素地凸起的或堆贴的纹饰,器面施以蓝、绿、紫的器物(瓷器),一般称它为‘…
杏花村 [ xìng huā cūn ]
(1). 唐 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宋 周邦彦 《满庭…
清汤 [ qīng tāng ]
拼音: 简介 清汤又叫包面或馄饨,亦称云吞。是江西樟树市(原清江县)的著名小吃,明清之际即已闻名省内。包面系以精粉作…
梅妆 [ méi zhuāng ]
(一)、“梅花粧”的省称。前蜀 牛峤《红蔷薇》诗:“若缀 寿阳公主 额,六宫争肯学梅妆。”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
鸾鎞 [ luán bī ]
鸾形鎞钗。 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望吾家乌衣朱桁,不少金釵红粉妆,且回去鸞鎞奏响,蜡炷生光。” 清 刘献…
暗香浮动 [ àn xiāng fú dòng ]
暗香:清幽的香气。特指梅花的清香在空气中飘浮。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辛弃疾《…
经传释词 [ jīng zhuàn shì cí ]
书名。清王引之撰,十卷。广泛收集经籍及周、秦、西汉书中的助词虚字共一百六十个,分字编次,详述意义及用法,是研究训诂、…
仙桃 [ xiān táo ]
(1).神话传说中供 西王母 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
铃子香属 [ líng zi xiāng shǔ ]
拼音:líng zǐ xiāng shǔ 解释: 铃子香属,唇形科,约16种,分布自克什米尔地区经我国…
哈答 [ hā dá ]
亦作“ 哈荅 ”。1.马虎;随便。 元 李文蔚 《蒋神灵应》第二折:“我做道官爱清幽,一生哈答度春秋。捣下清蒜釃下酒…
镇南关起义 [ zhèn nán guān qǐ yì ]
同盟会举行的武装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等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的三座炮台。孙中山…
全县 [ quán xiàn ]
县名。属广西省,在兴安县东北。隋置湘源县,五代晋马氏改曰清湘,于县置全州。元改全州路,明时仍为全州,清因之,属桂林府…
改土归流 [ gǎi tǔ guī liú ]
明清两代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管…
鲜耀 [ xiān yào ]
亦作“ 鲜燿 ”。谓光采夺目。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君寧见阶上之白云,岂鲜耀於阳春。”《陈书·高祖纪上》:…
百花洲 [ bǎi huā zhōu ]
(一)、在 江西省 南昌市 东湖 中。有 冠鳌亭、九曲桥 等胜景。解放后扩建,辟为“八一公园”。蒋士超《秋日百花洲》…
瀵涌 [ fèn yǒng ]
喷涌。 宋 苏辙 《坟院记》:“坟之西南十餘步有泉焉,广深不及寻,昼夜瀵涌,清冽而甘。”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
豆瓣楠 [ dòu bàn nán ]
拼音:dòu bàn nán 解释:即雅楠,又称“斗柏楠&rd…
渟涵 [ tíng hán ]
1. 水泽。 元 柳贯 《过大野泽》诗:“渟涵就深广,蟠际渺西东。” 清 唐孙华 《泊舟惠山下汲泉煮茗》诗:“陟山不…
任县 [ rèn xiàn ]
今县名。属河北省。在邢台县东北,大陆泽之西。春秋晋任邑,汉置任县。明、清皆属顺德府。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