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善 [ jǔ shàn ]
推荐德才兼优的人。《左传·文公三年》:“ 子桑 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后汉书·桓帝纪》:“禁姦举善,兴化之…
不遑枚举 [ bù huáng méi jǔ ]
不遑枚举(不遑枚舉) 犹不胜枚举。 梁启超 《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
八股取士 [ bā gǔ qǔ shì ]
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
选家 [ xuǎn jiā ]
(一)、古代负责铨选举士的人。(二)、旧时称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的人。(三)、指选编文集的人。
脱略 [ tuō lüè ]
(一)、放任;不拘束:脱略形骸。举动脱略。(二)、(文句、字词)脱漏或省略。
朱销文簿 [ zhū xiāo wén bù ]
元代文簿名称。登记应行大小公事,便于按期举办,举办一事,即用朱笔勾去一事,故称。《元典章·吏部八·案牍》:“诸司应行…
方略策 [ fāng lüè cè ]
科举考试中应试的有关治国方略的策文。《考课令》:“凡秀才试方略策二条,文理俱高者为上上。”
胶鬲 [ jiāo gé ]
人名。殷末贤人。生卒年不详。初隐于商,贩鱼卖盐,文王举以为臣。
誊録院 [ téng lù yuàn ]
宋 始置,明 清 沿之。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宋史·选举志一》:“﹝ 景德 ﹞八年,始置誊録院,令封印…
举炮 [ jǔ pào ]
放炮。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李见罗中丞》:“李 每日放衙二次,通接宾客,收发文书,但不鼓吹举砲。”明 沉德符《野…
亮阴 [ liàng yīn ]
帝王居丧。《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孔 传:“阴,默也,居忧信默,三年不言。”孔颖达 疏:“王居父忧,信…
孔雀舞 [ kǒng què wǔ ]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 云南省 傣族地区。舞者多为男子,舞时一人或两人,身上套着孔雀形状的道具,舞姿模仿孔雀的…
织综 [ zhī zōng ]
(1).经纬线交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盖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2).引申…
贡文 [ gòng wén ]
举子应礼部试时所作的诗文。 唐 卢纶 《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诗:“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
大题 [ dà tí ]
(一)、明清科举考试以“五经”文命题曰大题;以“四书”文命题曰小题。(二)、指全书的总题目、大标题。
易更三圣 [ yì gēng sān shèng ]
指我们的祖先伏羲氏开始画八卦,周文王演绎八卦,孔子发挥易学的精义。
积能 [ jī néng ]
谓尽其才能。 唐 柳宗元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有文行之美,积能累劳,不由乎举甲乙、歷科第,登乎表著之列,…
风采 [ fēng cǎi ]
(一)、人的仪表举止(指美好的);神采:风采动人。也作丰采。(二)、文采。
挟册 [ jiā cè ]
(一)、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二)、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天上麒麟 [ tiān shàng qí lín ]
天上麒麟 《南史·徐陵传》:“﹝ 徐陵 ﹞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 宝誌 , 宝誌 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后…
举凡 [ jǔ fán ]
凡是(下文大多列举):戏曲表演的手法,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喜、怒、哀、乐、惊、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炼出一套完…
礨空 [ lěi kōng ]
蚁穴。一说,小洞。《庄子·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成玄英 疏:“礨空,蚁穴也。” 陆…
表题 [ biǎo tí ]
指科举考试中的表章文体的试题。《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今年该是个甚么表题?”英文翻译1.【医】table title
五丝 [ wǔ sī ]
五色丝。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五丝擅美,独茧称华。” 明 何景明 《寿母赋》:“荐五丝之文履兮,举九醖之芬觴…
清济 [ qīng jì ]
济水 清澈,诗文中常与浊 河 并举,用以喻忠正。《战国策·燕策一》:“吾闻 齐 有清 济、浊 河,可以为固。”《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