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 [ huǒ gōng ]
战争中以纵火手段攻击敌人的战法。
欲退还进 [ yù tuì huán jìn ]
想要逃跑,但是为了防止敌人发现而追击,所以在逃跑之前作出攻击的姿态,让敌人的注意力避开我方逃跑的路线上。
游击 [ yóu jī ]
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
反扑 [ fǎn pū ]
被打退后又扑过 来:击退敌人的反扑。
楔形攻势 [ xiē xíng gōng shì ]
军事术语。是向敌方实行中央突破时所采取的攻击形式。即以强大的兵力兵器构成楔子般的队形,向敌方薄弱之处突击,穿破敌人阵…
把浅 [ bǎ qiǎn ]
谓把守浅涸河道以防备敌人渡河袭击。
迎头痛击 [ yíng tóu tòng jī ]
当头给以狠狠的打击:如果敌人胆敢来犯,就坚决给以迎头痛击。
奔袭 [ bēn xí ]
军队从距敌较远的地方秘密出动,迅速向敌人接近并对之实施袭击。
横扫千军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形容一举击败和歼灭了大量的敌人。
追奔逐北 [ zhuī bēn zhú běi ]
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也说“追亡逐北”
神州陆沉 [ shén zhōu lù chén ]
神州:指中国;陆沉:陆地无水而沉。中国大陆沉沦。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
助攻 [ zhù gōng ]
亦称“辅助突击”。进攻的军队以部分兵力在助攻方向上对敌实施的攻击。目的是配合主攻部队歼灭敌人
冲锋陷阵 [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向敌人冲击,深入敌阵。《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形容勇敢地战斗。陷:深入,攻破。
击溃战 [ jī kuì zhàn ]
只将敌人击退而未全歼或大部歼灭的作战。
批亢捣虚 [ pī kàng dǎo xū ]
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阻击 [ zǔ jī ]
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阻击战。
打退 [ dǎ tuì ]
(一)、用打击来驱散。(二)、击退(如袭击或打退敌人);通常指以武装力量击退。(三)、取消预约。(四)、赶走,驱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bì qí ruì qì,jī qí duò guī ]
《孙子兵法·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意思是说善用兵的人避开敌人初来时的凶猛气焰,等待敌人疲劳松…
假设敌 [ jiǎ shè dí ]
军队操练时,假设为敌人之形势而演习攻击也。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 shāng qí shí zhǐ,bù rú duàn qí yī zhǐ ]
比喻击溃敌人全部,不如彻底消灭其中一部分。
反制 [ fǎn zhì ]
汉语意思是对敌对人物和势力的行为进行反击。
礌石 [ léi shí ]
古代作战时从高处往下推以打击敌人的大石头。
前哨 [ qián shào ]
地面部队驻止时,向敌方所在方向派出的警戒分队。通常由一个连或一个营担任。任务是制止地面敌人的侦察和抗击敌人的袭击,保…
伏击 [ fú jī ]
预先将兵力荫蔽配 置在敌必经通路之侧,等待或引诱敌人进入该地区,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敌于运动中。
击瑕 [ jī xiá ]
攻击敌人布防疏漏之处。《明史·袁崇焕传》:“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