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月 [ shǔ yuè ]
晓月。 唐 王维 《过沉居士山居哭之》诗:“曙月孤鶯囀,空山五柳春。” 唐 郑絪 《初日照露盘赋》:“焜以相鲜,若曙…
时澍 [ shí shù ]
经常降落。《后汉书·马融传》:“今年五月以来,雨露时澍,祥应将至。”
素辉 [ sù huī ]
白色的亮光。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别叶 [ bié yè ]
即落叶。南朝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败漏 [ bài lòu ]
机密的事被发现、揭露。《董西厢.卷八》:「后来暗约,向罗帏镇欢悦。夜来晓去,约未近数月。不因败漏,才时许我为姻眷。」…
清虚 [ qīng xū ]
(一)、清净虚无。(二)、清洁虚空。(三)、太空;天空。(四)、指月宫。(五)、指风露。
眼明囊 [ yǎn míng náng ]
古代民俗于农历八月一日(一说农历八月十四日)制小锦囊盛朝露馈赠亲友,谓用以拭目,可使眼明。
云箔 [ yún bó ]
云帘。天宫以云为帘幕。 南朝 梁 刘缓 《新月》诗:“仙宫云箔捲,露出玉帘鉤。”
霜露之悲 [ shuāng lù zhī bēi ]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
眩颜 [ xuàn yán ]
使容光焕发。 宋 苏轼 《和陶<归去来兮辞>》:“饮月露以洗心,飡朝霞而眩颜。”
警露 [ jǐng lù ]
因白露降临而相警戒。相传鹤性机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见《艺文…
露门 [ lù mén ]
(一)、即路门。天子五门之一,宫室最内之正门。露,通“路”。《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春正月壬戌,朝羣臣…
烟露 [ yān lù ]
烟雾露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岐伯 曰:‘风温春化同……燥清烟露秋化同。’”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
轮彩 [ lún cǎi ]
指月亮。 唐 许浑 《鹤林寺中秋夜翫月》诗:“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凉宇 [ liáng yǔ ]
凉秋的天空。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二:“閒阶涂广露,凉宇澄月阴。”
多露 [ duō lù ]
(1).谓露水多。《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朱熹 集传:“言道间之露方湿,我岂不欲早夜…
零露 [ líng lù ]
降落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郑玄 笺:“零,落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
承露囊 [ chéng lù náng ]
唐 开元 十七年,以 玄宗 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
風臺 [ fēng tái ]
指敞露透风的台榭。唐 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风臺观滉瀁,冰砌步青荧。”唐 柳宗元《行路难》诗之三:“风臺露榭…
竹秋 [ zhú qiū ]
宋 赞宁《笋谱》:“凡百穀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
月律 [ yuè lǜ ]
古乐分十二调,为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相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露醑 [ lù xǔ ]
美酒。 宋 赵彦端 《月中桂·送杜仲微赴阙》词:“露醑无情,送长歌未终,已醉离别。” 清 曹寅 《金缕曲·寿郭汝霖八…
陈篇 [ chén piān ]
指《诗·陈风·月出》篇。《文选·〈谢庄月赋〉》:“白露曖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 李善 注:“《…
锦泥 [ jǐn ní ]
沾有落花的泥地。 元 萨都剌 《寄中台王本中》诗:“吟诗月白倾瑶露,归马春红踏锦泥。”
揽月 [ lǎn yuè ]
摘月。喻壮举。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鱉,谈笑凯歌还。”《人民文学》1977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