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甎 [ shàng chuán ]
屋顶瓦。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序〉:「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甎半箭。」
没金饮羽 [ méi jīn yǐn yǔ ]
méi jīn yǐn yǔ 没金饮羽(没金飲羽) 谓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韩诗外传》卷六:“…
彀中 [ gòu zhōng ]
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入我彀中。
中微 [ zhōng wēi ]
中道衰微。《史记·楚世家》:“ 季连 生 附沮 , 附沮 生 亢熊 ,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
惊杨叶 [ jīng yáng yè ]
《战国策·西周策》:“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去杨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后以“惊杨叶”形容射箭的技…
百步 [ bǎi bù ]
一百个脚步的距离。古人常用为射箭时射程的标准。《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豪矢 [ háo shǐ ]
响箭。发射时箭未到而声先至。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汉 刘向《新序·杂事二》:“臣尚衣冠御郎十三年矣,前为豪矢,而后…
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
仰腕 [ yǎng wàn ]
谓射箭时,右腕拨向后而仰天之姿势也。宋、王琚《射经》:「右手摘弦尽势,飜手向后,耍肩臀与腕一般平直,仰掌现掌纹,指不…
马伏波射潮 [ mǎ fú bō shè cháo ]
马伏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马伏波射潮指马援在廉州射浪平海波的神话传说。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六.射潮》:「廉…
火箭筒 [ huǒ jiàn tǒng ]
单人使用的发射火箭弹的反坦克武器,圆筒形。装有红外线瞄准镜,发射时无后坐力,用于摧毁近距离的装甲目标和坚固工事。
中国WS-2D火箭炮 [ zhōng guó WS2D huǒ jiàn pào ]
中国WS-2D火箭炮,由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合开发的“卫士”系列多…
将军箭 [ jiāng jūn jiàn ]
(一)、《隋书·史万岁传》:“军次冯翊,见羣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
火箭雉尾炬 [ huǒ jiàn zhì wěi jù ]
古时一种能发火燃烧的箭。射出后因磨擦作用而使燃料燃烧,形成火炬,状如雉尾,故称。
箭道 [ jiàn dào ]
旧时官府所设练习射箭的场所。 唐 元稹 《酬窦校书二十韵》:“令夸齐箭道,力鬭抹弓弦。”《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从…
彀弩 [ gòu nǔ ]
犹彀弓。《韩非·外储说左上》:“夫新砥礪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后汉书·独行传·李业》:…
樵风 [ qiáo fēng ]
《后汉书·郑弘传》“郑弘 字 巨君,会稽 山阴 人”李贤 注引 南朝 宋 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 南有 白鹤山,…
罗老号 [ luó lǎo hào ]
罗老号(韩语:???),全名韩国航天运载器(Korea Space Launch Vehicle-I, KSLV-I…
自毁 [ zì huǐ ]
(一)、某人或某种东西的自我毁灭。(二)、火箭在发射后,尤指在试验中主动炸毁;亦指设备或资料的销毁(防其落入敌人手中…
蓬矢 [ péng shǐ ]
蓬梗制成的箭。古代男子出生,以桑木作弓,蓬梗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男儿应有志于四方。后用作勉励人应有大志之辞。
画筹 [ huà chóu ]
(1).指用筹码计算(射箭的成绩)。《晋书·魏舒传》:“累迁后将军 钟毓 长史, 毓 每与参佐射, 舒 常为画筹而已…
重型猎鹰火箭 [ zhòng xíng liè yīng huǒ jiàn ]
重型猎鹰火箭 -简介 重型猎鹰火箭,Falcon Heavy,高69.2米,低地球轨道载重量达53公吨,推力达380…
徘翔 [ pái xiáng ]
盘旋飞翔。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三》:“《高道传》言:天宝 十三年重阳日,明皇 猎於 沙苑,云间有孤鹤徘翔…
一射之地 [ yī shè zhī dì ]
一射之地 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将军若要做女婿呵,可按…
贯石 [ guàn shí ]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李广 出猎,见草中石,以为是虎,引箭射之,竟射穿石头。后遂以“贯石”形容武艺高强,多力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