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隋之珍 [ hé suí zhī zhēn ]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像和氏璧和隋侯珠那样的珍贵宝物。形容极其珍贵或极为难得的东西。
璧诰 [ bì gào ]
刻在璧玉上的诰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威书璧誥,既信其綵;緑鳞丹字,弥验其文。”
璧帛 [ bì bó ]
璧玉与丝绢。谓珍贵的礼物。
璧流 [ bì liú ]
璧池流水,借指施行教化。
衔玉 [ xián yù ]
(一)、犹衔璧。(二)、镶嵌着玉。
宝璧 [ bǎo bì ]
美玉。《战国策·魏策三》:“敝邑有宝璧二双,文马二駟,请致之先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简主 曰,官之宝…
白玉璧 [ bái yù bì ]
◎ 白玉璧 báiyùbì
禀从 [ bǐng cóng ]
犹懍遵。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璧全函》:“今官场书牘往还,或非僚属而稟从谦抑者,輒以原信名版璧还。”
璧月 [ bì yuè ]
月圆像璧一样。对月亮的美称。
璧采 [ bì cǎi ]
亦作“ 璧彩 ”。比喻月光,月色。 唐 骆宾王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序》:“于时璧彩澄空,漏轻光於云叶;珪阴散迥,摇碎…
轩璧 [ xuān bì ]
轩车和璧玉。谓贵重的物品。
双璧 [ shuāng bì ]
1. 两块璧玉。 晋 傅玄 《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 渭水…
璧珰 [ bì dāng ]
屋椽头的装饰。以璧饰之,故称。
随璞 [ suí pú ]
指 随侯 之珠与 和氏 之璧。
璧殿 [ bì diàn ]
用璧玉装饰的豪华宫殿。
当璧 [ dāng bì ]
《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 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於羣望,而祈曰:‘请神择於五人者,使主社稷。…
荆宝 [ jīng bǎo ]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资质。
玄璧 [ xuán bì ]
(一)、黑色的璧玉。(二)、泛指美玉。
和随 [ hé suí ]
(一)、亦作“和隋”。卞和与随侯。亦谓稀世珍宝和氏璧与随侯珠。(二)、卞和与随侯。亦指稀世珍宝和氏璧与随侯珠。
白璧三献 [ bái bì sān xiàn ]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沈璧 [ shěn bì ]
(一)、谓沉璧于 河。古代盟誓或祭祀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国语·晋语四》:“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 河 水…
珠联玉映 [ zhū lián yù yìng ]
本指一种天象。同“珠联璧合”。
点璧 [ diǎn bì ]
白璧的斑点。比喻美中不足。
奉赵 [ fèng zhào ]
比喻物归原主。参见「完璧归赵」条。
兼城 [ jiān chéng ]
谓价值连城的宝玉,特指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