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刀 [ yù dāo ]
古代仪仗中所用之刀。因以指仪仗队员。
诸卫 [ zhū wèi ]
(一)、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二)、仪卫队。
三千威仪 [ sān qiān wēi yí ]
佛教谓僧尼日常遵循的众多律仪。威仪,指行事进退的仪则。《五灯会元·六祖下一世·永嘉真觉禅师》:“祖曰:‘夫沙门者,具…
表仪 [ biǎo yí ]
(一)、犹法度。《左传·文公六年》:“陈之艺极,引之表仪。”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立木以示人谓之表,又谓…
七子八壻 [ qī zǐ bā xù ]
唐 郭子仪 有子八人,壻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八壻”形容子、婿众多。 明 高明 《琵…
丰仪 [ fēng yí ]
(一)、风度仪表。唐 元稹《莺莺传》:“余所善 张君 性温茂,美丰仪。”《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见你丰仪…
彩仗 [ cǎi zhàng ]
(一)、彩饰的仪仗。(二)、彩饰的仪仗。指古代帝王、官员外出时仪卫人员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传度 [ chuán dù ]
道教仪范名词,指奉道者正式入道的仪范。
仪同三司 [ yí tóng sān sī ]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隲为车骑将军…
鸿仪 [ hóng yí ]
(一)、《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
仙仗 [ xiān zhàng ]
(一)、亦作“僊仗”。神仙的仪仗。(二)、指皇帝的仪仗。
射正 [ shè zhèng ]
(1).司射之长。《仪礼·大射礼》:“射正莅之。” 郑玄 注:“射正,司射之长。”(2).射仪。《周礼·夏官·射人》…
仪位 [ yí wèi ]
礼仪、爵位。语本《周礼·夏官·大司马》:“设仪辨位,以等邦国。” 郑玄 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卑之…
作仪 [ zuò yí ]
制定仪容。《史记·礼书》:「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肄仪 [ yì yí ]
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例须预习威仪,谓之“肄仪”。
仪舌 [ yí shé ]
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
心质 [ xīn zhì ]
心性;气质。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仪驾 [ yí jià ]
皇太后、皇后的仪仗。《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皇后仪驾仪车,木质,髤以明黄。”《清史稿·礼志七》:“两宫皇太后归…
技术装备 [ jì shù zhuāng bèi ]
生产上用的各种机械、仪器、仪表、工具等设备。
量程 [ liáng chéng ]
测量仪表或仪器所能测试各种参数的范围。
眉宇之间 [ méi yǔ zhī jiān ]
眉宇之间大意指眉头透露出的某种样子或仪态。宇:风度,仪表。眉宇:指人的样子,仪表。如:器宇轩昂。
丑慢 [ chǒu màn ]
诋毁轻慢。晋 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下》:“今君在位,八年于兹。‘康哉’之歌,既无闻焉,而於两观之下,有丑慢之者,伤 …
勾覆 [ gōu fù ]
稽考核查。《北史·何稠传》:“稠 营造舆服羽仪,所役工十万餘人,用金银钱物巨亿计。帝使兵部侍郎 明雅,选部郎 薛迈 …
神候 [ shén hòu ]
神情;气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大将军 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 明 何良俊 《四友…
虎视鹰扬 [ hǔ shì yīng yáng ]
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清 施闰章《重刻<何大复诗集>序》:“明 正德 間,李空同 虎視鷹揚,望之森森武庫,學者風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