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牙 [ chōng yá ]
(1).古代佩玉部件之一种。《礼记·玉藻》:“佩玉有衝牙。” 孔颖达 疏:“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
悬帨 [ xuán shuì ]
古称女子诞生。帨,古代女子常用的佩巾。语本《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於门左,女子设帨於门右。”明 吴承恩《寿胡…
鸣玉 [ míng yù ]
(一)、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国语·楚语下》:“王孙圉 聘於 晋,定公 饗之。赵简子 鸣玉以相。…
羁羽 [ jī yǔ ]
犹羁鸟。 唐 韩愈 《北极一首赠李观》诗:“北极有羈羽,南溟有沉鳞。”羈,一本作“ 羇 ”。 清 陈崿 《真珠帘》词…
海槎 [ hǎi chá ]
同“海查”。隋 虞茂《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诗:“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唐 宋之问《经梧州》诗:“春去闻山鸟,秋…
羽裳 [ yǔ cháng ]
(1).羽衣。道士所服。 明 何景明 《七述》:“左驂双龙右两螭,羽裳翩翻垂白蜺。”(2).即《霓裳羽衣曲》。 明 …
玉溜 [ yù liū ]
(1).指冰柱。 南朝 齐 谢朓 《阻雪联句》:“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垂。”(2).指清泉或流水。 北周 庾信 《道…
虎啸龙吟 [ hǔ xiào lóng yín ]
虎啸龙吟(虎嘯龍吟) 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明 沉鲸 《双珠记·风鉴通神》:“礼乐致中和,愿鼓舞于虎啸龙吟之地。” …
拖玉 [ tuō yù ]
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语出 晋 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拖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唐 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
缬纹 [ xié wén ]
亦作“ 纈文 ”。1.酒后脸上呈现的红晕。 宋 苏轼 《有美堂和周邠见寄》之二:“歌喉不共听珠贯,醉面何因作纈纹。”…
犀簪 [ xī zān ]
用犀角制的发簪。或谓妇人用之,尘不着发。旧题 汉 伶玄《飞燕外传》:“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甌,令后…
零露 [ líng lù ]
降落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郑玄 笺:“零,落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
瘂羊僧 [ yǎ yáng sēng ]
指愚昧不悟的僧人。比喻不知礼数的人。《法苑珠林》卷二七:“云何名瘂羊僧?不知犯不犯,轻重微细,罪可懺悔,愚痴无智,不…
锦水 [ jǐn shuǐ ]
即 锦江。唐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西得诸侯棹 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唐 温庭筠《赠蜀将》诗:“十年分散 剑…
痖羊僧 [ yǎ yáng sēng ]
指愚昧不悟的僧人。比喻不知礼数的人。《法苑珠林》卷二七:“云何名瘂羊僧?不知犯不犯,轻重微细,罪可懺悔,愚痴无智,不…
翠篠 [ cuì xiǎo ]
绿色细竹。 南朝 梁简文帝 《喜疾瘳》诗:“隔帘阴翠篠,映水含珠榴。” 唐 杜甫 《狂夫》诗:“风含翠篠娟娟静,两裛…
娇姿 [ jiāo zī ]
(1).美丽的姿容。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一:“晓向妆臺与画眉,镜中常欲助娇姿。” 明 陆采 《明珠记·珠赎》…
象弧 [ xiàng hú ]
(1).象征天上的弧星。《周礼·考工记·輈人》:“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贾公彦 疏:“云‘以象弧也’者,象天上弧星…
新还珠格格 [ xīn huán zhū gé gé ]
新还珠格格 -简介 由湖南卫视和琼瑶再次联手合拍的新版《还珠格格燕儿翩翩飞》(琼瑶新版《还珠格格》)已于2010年4…
琼瑰 [ qióng guī ]
(一)、次于玉的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毛 传:“琼瑰,石而次玉。”(二)、泛指珠玉。《左…
环玦 [ huán jué ]
(一)、玉环和玉玦,并为佩玉。《汉书·隽不疑传》:“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謁。”颜师…
姱节 [ kuā jié ]
美好的节操。《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论心》:“姱节霞褰,峭尔心胸…
贝经 [ bèi jīng ]
贝叶经,佛经。元 王恽《宋宾客弘道挽辞》:“诚身初不离儒行,进读何妨杂贝经。”明 陆采《明珠记·酬节》:“年老心閒,…
人亡家破 [ rén wáng jiā pò ]
人亡家破 人死了,家毁了。极言遭遇之不幸。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昨日查点帐目,见有许多文券,都是人亡家破,…
樗朽 [ chū xiǔ ]
腐朽的樗木。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词。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封》:“不意朝廷垂念老臣,復有封爵,樗朽何当,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