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 [ chūn mò xià chū ]
谷雨到立夏节气间。
管锥 [ guǎn zhuī ]
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管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
谷雨节气 [ gǔ yǔ jié qì ]
谷雨 [ gǔ yǔ ]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19、20或21日谷雨之日,萍始生。——《时训》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谷雨茶 [ gǔ yǔ chá ]
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
雨水 [ yǔ shuǐ ]
由降雨而来的水:雨水调和。雨水足,庄稼长得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2月18、19或20日。见〖节气〗、
梅润 [ méi rùn ]
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二十四节气 [ èr shí sì jié qì ]
根据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
花信风 [ huā xìn fēng ]
春天三月间,花开季节所吹的风。也称为「花风」。由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有一花的风信。也称为「二十四番…
桃花瘴 [ táo huā zhàng ]
山谷里千百树野生桃花因雨多潮湿,落花片片而蒸腾成的瘴气。
耕云播雨 [ gēng yún bō yǔ ]
指控制降雨,调节气候,多用于比喻:为文艺园地百花盛开而耕云播雨。
季节 [ jì jié ]
(一)、季候和节气:春耕季节。(二)、一年里的某一段有显著风物特征的时期:梅雨季节。严寒季节。
野禾 [ yě hé ]
野生的谷类植物。 金 元好问 《岳山道中》诗:“野禾成穗石田黄,山木无风雨气凉。”
谷气 [ gǔ qì ]
(1).山谷之气。《淮南子·墬形训》:“谷气多痺,邱气多狂。”(2).中医名词。指胃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谷…
毂阳 [ gǔ yáng ]
谷雨时节的艳阳天。轂,通“穀”。唐 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人逢轂阳望,春似永和年。”
处暑 [ chǔ shǔ ]
节气名。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
夭疫 [ yāo yì ]
因疫病而夭折。《史记·历书》:“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
清明雨 [ qīng míng yǔ ]
清明雨 - 简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气乍暖还寒的清明时节,雨水纷纷,是人们对清明时节气候的一般认…
二十四番花信风 [ èr shí sì fān huā xìn fēng ]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
梅飇 [ méi biāo ]
黄梅时节的风。唐 王勃《采莲赋》:“洎乎气彻都鄙,景华川陆,麦雨微凉,梅飇浅燠。”
倒黄梅 [ dǎo huáng méi ]
梅雨带北移后重又南下压在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的现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7月8-12日出梅,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但…
廿四风 [ niàn sì fēng ]
“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简称。古人把从小寒到谷雨八个节气中的每一节气分为三个候,共二十四候,每候五日,应以一花,始于梅花…
晾花信 [ liàng huā xìn ]
谓稻子开花的时节。《人民日报》1977.12.14:“我只能请农民当老师,问他稻花何时开?答说,傍午的时候开,过一定…
苗年 [ miáo nián ]
苗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或丑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祭祖祭神,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对流层 [ duì liú céng ]
地球大气的下 层。厚度约8—18千米,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空气升降运动 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