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议 [ miàn yì ]
(一)、当面批评:直言面议。(二)、当面商议:价格面议。
禀议 [ bǐng yì ]
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议员 [ yì yuán ]
(一)、议会的成员。在资本主义国家,上议院议员一般由间接选举产生,下议院议员一般由直接选举产生。(二)、某些社会主义…
成议 [ chéng yì ]
达成的协议:已有成议。
两院 [ liǎng yuàn ]
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 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
下议院 [ xià yì yuàn ]
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原是英国议会中的平民院的别称,后来泛指两院制中议员按人口比例或选区选举产生的议院,如美国的众议…
琐议 [ suǒ yì ]
零碎短小的议论(多用于文章标题):街巷琐议。《山乡琐议》。
签河 [ qiān hé ]
为分水护堤而开筑的引河。《宋史·河渠志二》:“故道堙而高,水不得下,议者欲自 夏津县 东开签河入 董固 以护旧 河 …
会议 [ huì yì ]
(一)、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会议。厂务会议。工作会议。(二)、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
深论 [ shēn lùn ]
深刻的议论;进一步议论。
计议 [ jì yì ]
商议,考虑:从长计议。
牵引附会 [ qiān yǐn fù huì ]
牵引附会(牽引附會) 犹言牵强附会。 凡人 《开通学术议》:“ 程子 以 诸葛武侯 有儒者气象,即牵引附会认为儒教,…
摆脱 [ bǎi tuō ]
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摆脱家庭的束缚采取不同的路线;离开摆脱了旧的传统终止关系、联系、协议或协定摆脱传统
论辩风生 [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
论辩风生(論辯風生)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
代议制度 [ dài yì zhì dù ]
亦称代议政治、议会政治。乃指凡由人民选出代表、代议士、议员组成议会,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与监督政府之政治制度之谓。
论刺 [ lùn cì ]
议论和讥刺;议论和指责。
公報 [ gōng bào ]
政府机关专为刊登法令法规或其他事项所发行的定期刊物。国际会议结束后,对外发布的公开声明,说明会中讨论的结果。
显状 [ xiǎn zhuàng ]
指公开确定的婚约。《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房玄龄 等奏称:‘许嫁 陆氏,无显状,大礼既行,不可中止。’爽 亦…
筹议 [ chóu yì ]
筹划计议;筹商筹议对策
妄议 [ wàng yì ]
胡乱的、逾越常规的议论。其中,“妄”是指“非分地,出了常规的;胡乱”,例如:妄动、妄求、妄作主张、胆大妄为;“议”是…
代议员 [ dài yì yuán ]
人民会议代议员,朝鲜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人民会议代表。
议案 [ yì àn ]
提交会议讨论决定的建议。
议宾 [ yì bīn ]
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
大干物议 [ dà gān wù yì ]
干:冒犯;物议:众人的议论。引起众多的议论或引起舆论的不满
會議 [ huì yì ]
聚合众人商议。《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传.齐武王演传》:「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
【词语拼音】kāi yì
【词语解释】举行会议或谈判。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八章:“其有事则开议,人人皆有发言之权,从其多数而行之。”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纪》:“自十月二十八日,开议於 上海 英 租界之市政厅,廷芳 即声言曰:‘非 清 廷承认共和,不能开议。’”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我已答应了,由律师指定日期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