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封 [ dī fēng ]
(一)、堤岸;崖岸。亦以喻人的风操。(二)、都凡;通共。详“提封”。(三)、隄封:犹都凡、大凡。《汉书·匡衡传》:“…
隄岸 [ dī àn ]
沿江河或海边防水的建筑物。唐 柳宗元《田家》诗之三:“蓼花被隄岸,陂水寒更渌。”唐 元稹《茅舍》诗:“边缘隄岸斜,詰…
堤塘 [ dī táng ]
(一)、堤岸。《旧唐书·高瑀传》:“瑀 召集州民,绕郭立堤塘一百八十里,蓄洩既均,人无饥年。”(二)、隄塘:有堤坝的…
隄塞 [ dī sāi ]
筑堤阻塞(水流)。《汉书·沟洫志》:“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隄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清 魏源《…
堤塞 [ dī sāi ]
筑堤阻塞(水流)。《汉书·沟洫志》:“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隄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清 魏源《…
堤繇 [ dī yáo ]
古代修筑堤坝的徭役。《史记·封禅书》:“昔 禹 疏九江,决四瀆。閒者 河 溢皋陆,隄繇不息。”宋 司马光《河上督役怀…
隄溃蚁孔 [ dī kuì yǐ kǒng ]
逗?亲印び骼稀罚骸扒д芍?潱?韵蚁之穴溃。”后因以“隄溃蚁孔”比喻小处疏忽,会酿成大祸。《后汉书·陈忠传》:“臣闻轻…
埵防 [ duǒ fáng ]
堤防。《淮南子·说林训》:“窟穴者託埵防,便也。” 高诱 注:“埵防,高处隄防也。”《淮南子·齐俗训》:“夫猨狖得茂…
蚁溃 [ yǐ kuì ]
谓大堤可因蚁穴而崩溃。比喻小事疏忽,可酿成大祸。语出《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螻蚁之穴而溃。”宋 陆游《杂感》…
雀扇 [ què shàn ]
羽毛扇。 唐 温庭筠 《晚归曲》:“弯隄弱柳遥相瞩,雀扇圆圆掩香玉。”
障隄 [ zhàng dī ]
堤防,堤坝。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障隄从始漏,翦蘖在方萌。”
转水 [ zhuǎn shuǐ ]
谓用水车戽水。清 赵俞《踏车曲》:“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隄翻水出。”
隄火 [ dī huǒ ]
防火。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孟宗政》:“囊糠成沙,以覆楼栅;列瓮瀦水,以隄火。”
原防 [ yuán fáng ]
特指堤防间不方正的田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规偃猪,町原防。”杜预 注:“广平曰原;防,隄也。隄防间地不得方正…
明盲 [ míng máng ]
犹言睁眼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在封建思想之下训练抟垸了二千多年的我们,我们的眼睛每人都成了近视。…
无隄 [ wú dī ]
犹无限。 北周 庾信 《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我皇临九有,声教洎无隄。”
衰莽 [ shuāi mǎng ]
枯草。 宋 叶适 《烟霏楼记》:“践 小杨湖 ,一步数陷,所过空隄絶岸,败芦衰莽而已。”
正体字 [ zhèng tǐ zì ]
形体合于规范的字。一般对异体字而言,如“堤”是正体字,“隄”是异体字。
堤阏 [ dī yān ]
堤坝上壅水的闸板。《新唐书·于頔传》:“頔 行县,命脩復隄閼,岁获秔稻蒲鱼无虑万计。”《宋史·河渠志六》:“宣和 元…
蛇螫断腕 [ shé shì duàn wàn ]
喻小害能坏大事。清 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斷腕,蟻穴壞隄,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歎者也。”
钟泄 [ zhōng xiè ]
谓蓄洪和放水。《新唐书·高瑀传》:“州比水旱无年,瑀 相地宜,筑隄庸百八十里,时其钟洩,民赖不饥。”
防隄 [ fáng dī ]
提防,防范。清 李渔《风筝误·释疑》:“倒不如三杯酒化做一团和气,还落得寃家少,狭路省防隄。”
柳堤 [ liǔ dī ]
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 白居易 《湖亭晚归》诗:“柳隄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僕人…
做张致 [ zuò zhāng zhì ]
做张做智。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四折:“也不索央及,也不做张致,不隄防人笑嗤。”详“ 做张做智 ”。
浚利 [ jùn lì ]
畅通无阻。《汉书·沟洫志》:“今可决 平原 金隄 间,开通 大河 ,令入故 篤马河 ,至海五百餘里,水道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