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旗 [ niǎo qí ]
古代军队旗帜的一种。旗上画鸟隼。
凤旗 [ fèng qí ]
《史记·李斯列传》:“建翠凤之旗。”后即用“凤旗”指以鸟羽装饰或绘有凤凰图饰的旗。
副都统 [ fù dōu tǒng ]
清代八旗军长官之次官。《皇朝通志·职官略·八旗官制》:「八旗都统、副都统,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人,分掌满洲、蒙古、…
离旗 [ lí qí ]
鸾旗。《南史·虞荔传》:“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
十八星旗 [ shí bā xīng qí ]
铁血十八星旗,简称十八星旗,又称铁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首义之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旗面为红色,象征铁血精…
牙旗 [ yá qí ]
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 薛综 注:“…
旗繖 [ qí sǎn ]
即旗盖。《清史稿·宣宗纪二》:“己亥,理藩院禁 哲布 尊丹巴呼图克图 用旗繖。”参见“旗盖”。
千古一帝 [ qiān gǔ yī dì ]
指秦始皇。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霍达《公子扶苏》一:“大纛下的御座上,俨然端坐着…
押纛 [ yā dào ]
执掌大旗的旗手。古代仪仗侍卫之一。
彩旗 [ cǎi qí ]
各种颜色的旗子:迎宾大道上彩旗飘扬。
素挥 [ sù huī ]
白旗,白幡。战败者表示投降的旗。挥,通“徽”。
汉军八旗 [ hàn jūn bā qí ]
清 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原指 满洲 入关前已投降 满洲 或被俘从事兵役的 辽东 汉 人及其子孙。 努尔哈赤…
倒旗鎗 [ dǎo qí qiāng ]
旗枪,挂帅旗的铁枪。倒旗枪指打败仗。引申有丢脸之意。《西游记.第四一回》:「这獃子虽然在这里面受闷气,却还不倒了旗枪…
伐伐 [ fá fá ]
旗飞扬貌。亦作茷茷。《诗经·鲁颂·泮水》:「其旗茷茷。」释文:「伐本又作茷。」集传:「茷茷,飞扬也。」;宋、贾昌朝《…
桂旗 [ guì qí ]
《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王逸 注:“结桂与辛夷以为车旗,言其香絜也。”后因以“桂旗…
辰旒 [ chén liú ]
古代旌旗名。即太常旗。上画日、月、星,垂十二旒。
帅字旗 [ shuài zì qí ]
旧时统兵大员的旗子,中作帅字。也称为「帅旗」。
八旗 [ bā qí ]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
熊旗 [ xióng qí ]
(一)、以熊虎为徽识的旗。(二)、熊旂:即熊旗。
旌麾 [ jīng huī ]
(一)、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二)、借指军队。
彩旒 [ cǎi liú ]
亦作“綵斿”。旗帜上的彩色飘带。借指彩旗。
别树一旗 [ bié shù yī qí ]
bié shù yī qí 别树一旗(别樹一旗) 见“ 别树一帜 ”。
六纛 [ liù dào ]
(一)、六面军中大旗。(二)、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火旗 [ huǒ qí ]
(一)、亦作“火旂”。红旗,朱旗。(二)、喻指炎热的云层。
旗人 [ qí rén ]
原指清代编入八旗旗籍的人。后专指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