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田 [ yī mǔ sān fēn tián ]
滮田 [ biāo tián ]
指水田。语本《诗·小雅·白华》:“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宋 欧阳修《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分渠自 灵沼…
家有三分田 [ jiā yǒu sān fēn tián ]
田黄 [ tián huáng ]
亦作“田坑石”。寿山 石的一种,产于田坑,色黄,故名田黄,是极珍贵的印石。寿山,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北 芙蓉峰 下。…
田方 [ tián fāng ]
宋神宗 熙宁 五年颁行方田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按地之肥瘠分五等以定其税。田方,…
封洫 [ fēng xù ]
(一)、区分田界的水沟。《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杜预 注:“封,疆也。洫,沟也。”(二)、泛指…
查田 [ chá tián ]
清查田地。特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内分配土地后进行的群众性的清查土地、清查阶级的运动。目的…
大田话 [ dà tián huà ]
大田话,既福建省大田县所有的方言总合。大田话为闽南五大方言的一支。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洒派 [ sǎ pài ]
(一)、谓古代富户将田地分派到他人名下,用这种化整为零的手法逃避赋税。(二)、分派;分摊。
爰田 [ yuán tián ]
谓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於是乎作爰田。” 孔颖达 疏:“ 服虔…
田货 [ tián huò ]
(一)、田地和财物。《汉书·食货志下》:“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二)、农产品…
磡头 [ kàn tóu ]
岸。清 范寅《越谚·地部》:“磡头,岸也。有石磡、田磡,分二名。”
湿润灌溉 [ shī rùn guàn gài ]
使稻田水分接近饱和,但不建立水层的灌水方式。。
埂子 [ gěng zi ]
田地里稍稍高起的分界线,像狭窄的小路:地埂子。
贡彻 [ gòng chè ]
贡、彻分别为 夏 周 的田税制度,后因以“贡彻”指赋税。
禄田 [ lù tián ]
古代国家按官品分给官吏以充俸禄的田地。《宋书·顺帝纪》:“丁卯,原除元年以逋调;復郡县禄田。”清 龚自珍《农宗》:“…
分道线 [ fēn dào xiàn ]
田径运动径赛跑道的分道标志。宽5厘米。参见“ 跑道 ”。
瓜畴芋区 [ guā chóu yù qū ]
畴:田界。区:区域。原指瓜圃芋畦。后用以比喻立界分域。
摽弃 [ biāo qì ]
抛弃。 清 方苞 《赫氏祭田记》:“有义田以养其族人,故宗法常行,无或敢犯。余尝以风并世士大夫,閒有慕效者,不再世而…
辕田 [ yuán tián ]
更易土地分配的方法。《国语·晋语三》:“﹝ 惠公 ﹞且赏以悦众,众皆哭,焉作辕田。”韦昭 注引 贾逵 曰:“辕,易也…
私田 [ sī tián ]
(一)、古代井田制度,每井九百亩,八家各分配百亩,称为“私田”。《穀梁传·宣公十五年》:“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均田制 [ jūn tián zhì ]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
瘠田 [ jí tián ]
不肥沃的田地。 清 焦循 《忆书》六:“曾祖父行五,上有三兄,皆年长,析箸,分以瘠田。”反义词沃土英文翻译1.bar…
公田口井 [ gōng tián kǒu jǐng ]
土地国有,按人口多少分配井田。《汉书·王莽传中》:“莽曰……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时则有嘉禾之祥,遭反虏逆贼…
下忙 [ xià máng ]
清 代征收田赋分上下两期,下期从八月到十一月,叫下忙。
【词语拼音】fēn tián
【词语解释】(一)、划分土地给耕者耕种;分配土地。《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太平天囯《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二)、分取田地所产之物。《汉书·食货志上》:“汉 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颜师古 注:“分田,谓贫者无田而取富人田耕种,共分其所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