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臣 [ zhèng chén ]
正直之臣。《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王逸 注:“言正直之臣,端其心志欲以辅…
静慤 [ jìng què ]
沉静谨慎。《汉书·东方朔传》:“臣闻谦逊静慤,天表之应,应之以福。”
静悫 [ jìng què ]
沉静谨慎。《汉书·东方朔传》:“臣闻谦逊静慤,天表之应,应之以福。”
张韩 [ zhāng hán ]
(一)、汉梁孝王臣张羽、韩安国的并称。(二)、汉初张良、韩信的并称。(三)、唐文学家张籍、韩愈的并称。
携率 [ xié lǜ ]
率领。《晋书·四夷传·匈奴》:“ 前汉 末, 匈奴 大乱,五单于争立,而 呼韩邪 单于失其国,携率部落,入臣於 汉 …
立男 [ lì nán ]
成年的儿子。 汉 蔡邕 《被收时表》:“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前无立男,得以尽节王室,託名忠臣,死有餘荣。”参见“…
驰命 [ chí mìng ]
奔走效命。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且 汉 厚诛 陵 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
木柺 [ mù guǎi ]
木制的手杖。《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上》:“又赐木柺一。蕃法,贵重大臣方得此赐,亦犹 汉 仪赐几杖之比也。”
駡鬼书 [ mà guǐ shū ]
亦作“骂鬼书”。事本 汉 王延寿 《梦赋》:“臣弱冠尝夜寝,见鬼物与臣战,遂得 东方朔 与臣作骂鬼之书,臣遂作赋一篇…
刻骨恨 [ kè gǔ hèn ]
喻怨恨之深也。《后汉书·马后纪》:「如令不讳,使臣长抱刻骨之恨。」
骜忽 [ ào hū ]
轻慢。《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驁忽臣下。”
索米 [ suǒ mǐ ]
(一)、求取米粮。(二)、《汉书·东方朔传》:“臣朔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也。”后…
咨欷 [ zī xī ]
感叹;赞叹。《新唐书·令狐峘传》:“臣伏读 汉 刘向 论山陵之诫,良史咨欷。”
刑臣 [ xíng chén ]
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甚众,岂唯刑臣。”《汉书·五行志上》:“刑臣…
齿尽 [ chǐ jǐn ]
指年老将死。《后汉书·张奋传》:“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
木拐 [ mù guǎi ]
木制的手杖。《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上》:“又赐木柺一。蕃法,贵重大臣方得此赐,亦犹 汉 仪赐几杖之比也。”
狃恩 [ niǔ ēn ]
惯于承恩。《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李贤 注:“言屡被恩贷,不以灾变为…
剧迁公迁 [ jù qiān gōng qiān ]
汉代尚书郎转任地方官吏者。宋、叶庭珪《海录碎事·臣职·迁转》:「汉制,尚书郎剧迁二千石,或刺史公迁县令。」
布衣将相 [ bù yī jiàng xiàng ]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
邵杜 [ shào dù ]
西汉 召信臣 和 东汉 杜诗 的并称。召,又作“邵”。二人先后为 南阳 太守,有惠政,时人称之曰:“前有 召父,后有…
齿歼 [ chǐ jiān ]
指年老。《后汉书·班超传》:“臣 超 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
齿穷 [ chǐ qióng ]
谓年老将死。《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报大恩。”
鲠涕 [ gěng tì ]
哽咽流涕。鯁,通“哽”。《后汉书·皇后纪下·灵帝何皇后》:“扶 弘农王 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鯁涕,羣臣含悲,莫敢言。…
背畔 [ bèi pàn ]
背叛。《逸周书·时训》:“鸿雁不来,远人背畔。”《汉书·淮南王刘安传》:“使天下明知臣子之道,毋敢復有邪僻背畔之意。…
污濊 [ wū wèi ]
汉 马融 《长笛赋》:“溉盥污濊,澡雪垢滓。”《汉书·萧望之传》:“﹝ 华龙 ﹞以行污濊不进,欲入 堪 等, 堪 不…
【词语拼音】hàn chén
【词语解释】汉 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 汉 臣。”唐 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伏柱闻 周 史,乘槎有 汉 臣。”唐 杜牧《河湟》诗:“牧羊驱马虽戍服,白髮丹心尽 汉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