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鸭 [ yáo yā ]
玉制鸭形薰炉。 宋 谢翱 《后桂花引》:“修月仙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爇。”亦用作鸭形薰炉的美称。 明 文徵明 《春…
薰赫 [ xūn hè ]
谓气势炽盛。 唐 张九龄 《南阳道中作》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瑞》:“其入军机…
薰弦 [ xūn xián ]
《孔子家语·辩乐》:“昔者 舜 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
薰服 [ xūn fú ]
香熏的衣服。指乐妓。 汉 贾谊 《新书·官人》:“故君乐雅乐,则友、大臣可以侍;君乐燕乐,则左右、侍御者可以侍;君开…
薰蒸 [ xūn zhēng ]
(一)、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
薰天赫地 [ xūn tiān hè dì ]
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薰陆 [ xūn lù ]
香料名。即乳香。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须臾气絶,时用香鑪烧一片薰陆如貍豆,大烟犹未息,计此正当半食顷…
兰熏桂馥 [ lán xūn guì fù ]
兰熏桂馥(蘭薰桂馥) 喻德泽流芳,历久不衰。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 常山王 之玉润金声, 博望侯 之兰…
薰陶 [ xūn táo ]
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宋史·道学传一·程颐》:…
文化教育 [ wén huà jiāo yù ]
文化教育指以文化为主体及范围而实施的教育。从文化的观点言,教育的目的多为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与创新。一个社会文…
麝脑 [ shè nǎo ]
麝香精。 明 陈大声 《黑麻序·冬暮题情》套曲:“鸳鸯被,鸳鸯被,重薰麝脑。”
熏虫 [ xūn chóng ]
(一)、见“薰虫”。(二)、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
箫局 [ xiāo jú ]
薰笼的别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器用》:“《记事珠》:簫局,古熏笼也,一名秦篝。”
却死香 [ què sǐ xiāng ]
亦作“却死香”。古代传说的一种香,能使死者复活。《海内十洲记·聚窟洲》:“﹝却死香﹞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
熏草 [ xūn cǎo ]
见“薰草”。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 英文翻译1.【医】 melilot; Melilotus arv…
育人 [ yù rén ]
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即为育人。
薰香自烧 [ xūn xiāng zì shāo ]
意为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比喻人因为才能杰出而招致灾祸。
浊烟尘 [ zhuó yān chén ]
指战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清 江 隔断浊烟尘,兰署里买香薰。”
小炷 [ xiǎo zhù ]
(1).细小的灯心。 宋 陆游 《独学》诗:“秋风弃扇知安命,小炷留灯悟养生。” 清 查慎行 《题三娘子图》诗:“香…
兰芳桂馥 [ lán fāng guì fù ]
薰、馥:香气。兰花桂花的香气。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挹扬 [ yì yáng ]
传扬。 清 方薰 《山静居诗话》四:“ 康熙 间,士人居家恒多友文墨,读古书,挹扬风雅者。”
利慾薰心 [ lì yù xūn xīn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贪图名利私慾而蒙蔽了心智。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慾薰心,随人翕张。明˙朱国祯˙涌幢小品…
小象 [ xiǎo xiàng ]
(一)、《易经》各卦附有《象传》,其中说明每卦各爻的叫“小象”。(二)、薰炉。造形似象,故名。
出世心 [ chū shì xīn ]
佛家语。谓无漏心也。《唯识论·卷二》:「亦薰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生出世心。」
教育类型 [ jiào yù lèi xíng ]
根据教育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对教育实践所作的划分。教育类型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种。根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