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难 [ chóu nán ]
仇敌。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方禀英謨,共翦讎难。”
递禀 [ dì bǐng ]
向上级呈送报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如顽户任催不纳,排年递禀摘拘。”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
谘报 [ zī bào ]
(一)、禀报、上报。(二)、特指唐宋学士院向三省申报文书。亦指所申报的文书。
伸覆 [ shēn fù ]
陈说禀告。 明 柯丹邱 《荆钗记·见母》:“听取一言伸覆:须信人生万事莫逃天数。”
谳报 [ yàn bào ]
谓审判定罪之后向上禀告。《魏书·刑罚志》:“诸州之大辟,皆先讞报乃施行。”
代书 [ dài shū ]
(一)、替别人书写信件等。(二)、旧时也指州县衙门里代人写禀帖或诉状的人。
性智 [ xìng zhì ]
禀赋才智。汉 王充《论衡·实知》:“王莽 之时,勃海 尹方 年二十一,无所师友,性智开敏,明达六艺。”《后汉书·杨李…
禀赋资源说 [ bǐng fù zī yuán shuō ]
冥暮 [ míng mù ]
比喻晚年。南朝 宋 颜延之《自陈表》:“禀恩明世,负报冥暮,仰企端闈,上恋罔极。”
貞潔 [ zhēn jié ]
操守纯正高洁。汉.刘桢〈处士语文甫碑〉:「先生执乾灵之贞洁,禀神只之正性。」
庭右 [ tíng yòu ]
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提究 [ tí jiū ]
提讯查究。《清会典事例·礼部·学校》:“有容令跪道投书禀见者,巡捕员役重究,该巡捕官不许代替,如违提究。”《“五四”…
恼燥 [ nǎo zào ]
犹恼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我们本官最怕乡里来缠,门上不敢禀得,怕惹他恼燥。”
式闻 [ shì wén ]
指名望。 唐 白居易 《乌行初授卫佐制》:“ 乌行初 , 重胤 之子,早禀义方,诗礼弓裘,式闻不坠。”
分情 [ fēn qíng ]
谓感情不同。《宋书·谢灵运传论》:“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
请啓 [ qǐng qǐ ]
请帖。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待游客》:“即写报单传禀,随先往拜,亲送下程请启。”
陈欠 [ chén qiàn ]
积欠多年的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帐赘说》:“将桑田节年陈欠,概行清追。”
賙济 [ zhōu jì ]
救济。《新唐书.卷一六四.薛戎传》:「悉奉禀賙济内外亲,无疏远皆归之。」也作「周济」。
天疮 [ tiān chuāng ]
旧称天花。《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原》:“天疮之名因天禀,疮形如豆痘名居。”
蚁诚 [ yǐ chéng ]
犹蚁忱。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上京口张镇台》:“乃以倚马即行,遂致蚁诚未展。”
卡口 [ kǎ kǒu ]
(一)、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禀称妖魔十分作怪,各处卡口把守查察甚…
查催 [ zhā cuī ]
检查督催。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遂嘱署事亲至马头,以查催税银。”
入乡随乡 [ rù xiāng suí xiāng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到什么地方就顺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语本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俗。比喻能适应环境,随遇而安…
啓复 [ qǐ fù ]
回禀。《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梅香 启復行首:‘秀才在书院中,问时不应。’”
全备 [ quán bèi ]
齐备;完整。 宋 王柏 《天地万物造化论》:“惟生乎 齐州 ,乃中国禀太和,五性全备为无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