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三合 [ dì zhī sān hé ]
三地支间的作用。即:申子辰合水,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亥卯未合木。
允行 [ yǔn xíng ]
准予施行。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榜后覆试》:“奉旨允行,至丁卯科即行停止。”
六铢钱 [ liù zhū qián ]
南朝 陈宣帝 所铸货币名。《陈书·宣帝纪》:“﹝ 太建 十一年﹞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銖钱。”
笋眼 [ sǔn yǎn ]
器物接合的地方,制成凹凸的形状,凹的部分,称为「笋眼」。也称为「卯眼」、「榫眼」。
地支相害 [ dì zhī xiāng hài ]
子未害,不能利润骨肉·丑午,卯辰害,逢旺易怒,缺乏忍耐力,座十二宫弱地,恐有残伤·寅巳害,重金者,废疾缠身·酉戌害,…
铺堂 [ pù táng ]
铺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换差唤卯,行杖铺堂,种种多费。”参见“ 铺班 ”。
圆凿方枘 [ yuán záo fāng ruì ]
圆凿,指圆的卯眼;方枘,指方的榫头。圆孔不能容纳方榫头,比喻彼此不能相合
朗浄 [ lǎng jìng ]
明净。《林则徐日记·道光五年三月十六日》:“癸卯。阴。早晨过 塘栖 ……夜长行,月色朗浄。”
摇竿 [ yáo gān ]
拼音:yáo gān 解释: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开启和关闭门扇的一种活络装置。构造方法是在户扇的左边或右…
半榫 [ bàn sǔn ]
拼音:bàn sǔn 解释:卯榫眼不凿穿,直榫不外露,故榫舌一般为透榫的三分之二。
根拿 [ gēn ná ]
追寻捉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征》:“恐限年逃卯,取在城所住为保,以便根拿。”
金刀 [ jīn dāo ]
(一)、金和刀。古代货币。(二)、“刘”字为卯、金、刀合成,故用以代指刘姓。(三)、剪子。(四)、武器。指刀剑。
坐饮 [ zuò yǐn ]
入座宴饮。《旧唐书·玄宗纪上》:“丁卯,侍臣已下讌于 春明门 外 寧王 宪 之园池,上御 花萼楼 邀其迴骑,便令坐饮…
小乖 [ xiǎo guāi ]
(1).暂时离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大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齐班 [ qí bān ]
并列。 明 杨慎 《党籍碑》:“今著《名臣録》,自拟於《春秋》……而 孔子 可与 少正卯 同列, 孟子 可与 仪秦 …
排拶 [ pái zā ]
挤压。唐 韩愈《辛卯年雪》诗:“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宋 苏轼《攓云篇》:“龙移相排拶,凤舞或頽亚。”
大火 [ dà huǒ ]
(一)、星宿名。即心宿。(二)、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
意气功 [ yì qì gōng ]
意气功法属存想类功法,与《性命圭旨》所载之“卯酉周天”法十分相似,但意导线路更为广泛。
刚卯 [ gāng mǎo ]
汉 代人用以辟邪的佩饰。于正月卯日制成,以金、玉或桃木为材料,刻有辟邪内容的文字。
通槽 [ tōng cáo ]
拼音:tōng cáo 解释:在用料上挖出一条通常的凹槽,作为榫卯结构的榫眼,俗称“通槽&…
螟蟊 [ míng máo ]
两种吃稻的害虫。宋 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元年冬无泽,穴处长螟蟊。”
听鼓 [ tīng gǔ ]
(一)、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听鼓”。(二)、官吏赴缺候补。
禾子 [ hé zǐ ]
“季”的析字。《宋书·符瑞志上》:“寳文出, 刘季 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按, 汉 高祖 刘邦 字 …
五际 [ wǔ jì ]
汉 初《诗》有 齐 鲁 韩 三家。《齐诗》学者 翼奉 说诗,附会阴阳五行之说,以推论政治变化,认为每当卯、酉、午、戌…
仍重 [ réng zhòng ]
犹频繁。《汉书·成帝纪》:“三年春正月己卯朔,日有蚀之。詔曰:‘天灾仍重,朕甚惧焉。’” 颜师古 注:“仍,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