餹餭 [ táng huáng ]
饴糖。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拣花扫雪》:“又 南京 旧制,有拣花舍人,额设五百名。盖当年供宗庙荐新,得玉食餹餭之…
蜜麪 [ mì miàn ]
和蜜的米面食品。宋 林洪《山家清供·寒具》:“及考 朱氏 註《楚词》:‘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谓以米麵煎熬作之寒具也…
马唐 [ mǎ táng ]
亦称“马饭”。即莸草。俗名蟋蟀草。一年生草本。叶片线形至披针形,夏季抽穗。多生于荒野路旁和农田间,分布极为广泛,为一…
乾餹 [ qián táng ]
坚硬之糖也。《诗经·周颂·有瞽》:「箫管备擧。」笺:「如今卖饧者所吹也。」释文:「饧,又音唐。《方言》云:『张皇也,…
麪雪 [ miàn xuě ]
亦作“麵雪”。面粉。面粉细白如雪,故称。清 黄遵宪《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糖霜和麵雪,为儿作餦餭。”
粔籹 [ jù nǚ ]
古代的一种食品。以蜜和米面,搓成细条,组之成束,扭作环形,用油煎熟,犹今之馓子。又称寒具、膏环。《楚辞·招魂》:“粔…
竹蔗 [ zhú zhè ]
甘蔗的一个品种。皮绿色似竹,故称。《通志·昆虫草木二》:“甘蔗有三种:赤色者曰崑崙蔗,白色者亦曰竹蔗,亦曰蜡蔗,小而…
芋魁 [ yù kuí ]
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飴我大豆,亨我芋魁。’…
膏环 [ gāo huán ]
食品名。以米面粉和水搓成细条,组之成束,入油炸而成。也称粔籹、寒具。犹今之馓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
文武火 [ wén wǔ huǒ ]
用于烧煮的文火与武火。文火,火力小而弱;武火,火力大而猛。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山丈》诗:“鍊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
裹蒸 [ guǒ zhēng ]
(一)、食品名。一说即粽子。《南齐书·明帝纪》:“太官进御食,有裹蒸。”《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
【词语拼音】táng huáng
【词语解释】饴糖。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拣花扫雪》:“又 南京 旧制,有拣花舍人,额设五百名。盖当年供宗庙荐新,得玉食餹餭之用,今废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