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之灾 [ wú wàng zhī zāi ]
没有料到的灾祸。《周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无妄:意外。
灾扇 [ zāi shàn ]
谓低劣的字画灾及扇子。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二:“其他字画,灾纸灾扇者,不可胜道,苟为搢绅物色,即自列千古名家…
偏灾 [ piān zāi ]
犹言大灾。指危害很大的灾害。郑观应《盛世危言·旱潦》:“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无岁不有。”
迍灾 [ zhūn zāi ]
(一)、亦作“ 迍灾 ”。(二)、灾难。《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然福祐、息迍灾,各愿归依近法臺。”《敦煌变…
精祲 [ jīng jìn ]
阴阳灾害之气。旧谓阴阳相侵为灾异的征兆。
无妄之祸 [ wú wàng zhī huò ]
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灾火 [ zāi huǒ ]
火灾。《汉书·李寻传》:“灾火且起,涤盪民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犹灾火张天,方请雨於名山……不亦晚乎…
灭顶 [ miè dǐng ]
水漫过头顶,指淹死: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祸)。
抗灾 [ kàng zāi ]
灾害发生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赤地 [ chì dì ]
旱灾或虫灾严重时,寸草不生的土地:赤地千里。
剥肤 [ bō fū ]
语本《易·剥》:“剥牀以肤,切近灾也。”谓灾祸已迫其身。
雄关险隘 [ xióng guān xiǎn ài ]
险:险 xiǎn 危险;可能遭受的灾难;可能发生灾难的。
国家多难 [ guó jiā duō nàn ]
难:灾难。国家多次遭到灾难。形容国家政局不稳。
患生所忽 [ huàn shēng suǒ hū ]
患:祸患,灾祸。灾祸往往是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的。
凶灾 [ xiōng zāi ]
凶年灾荒。亦泛指灾难,灾祸。《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
三灾 [ sān zāi ]
佛教谓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刀兵、疫疠、饥馑为小三灾,起于住劫中减劫之末;火、风、水为大三灾,起于坏劫之末。见《俱舍论…
昏垫之厄 [ hūn diàn zhī è ]
昏垫:迷惘沉溺,指困于水灾;厄:苦难。指受困于水灾。
回禄 [ huí lù ]
传说中的火神名,多借指火灾:回禄之灾。惨遭回禄。
灾晦 [ zāi huì ]
亦作“灾悔”。灾难,晦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是説话的同年生,并肩长,拦腰抱住,把臂拖回,也不见得受这般…
荒政 [ huāng zhèng ]
(一)、为应付灾荒而采取的赈灾对策。(二)、政事荒疏。
招灾揽祸 [ zhāo zāi lǎn huò ]
招灾揽祸(招災攬禍) 招揽灾祸。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深重 [ shēn zhòng ]
(罪孽、灾难、危机、苦闷等)程度高:罪孽深重。深重的灾难。
哀矜勿喜 [ āi jīn wù xǐ ]
哀矜:怜悯。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灾俭 [ zāi jiǎn ]
因天灾而歉收。《北齐书·李元忠传》:“州境灾俭,人皆菜色。”
抗洪 [ kàng hóng ]
发生洪水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灾害: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