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云雾睹青天 [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电灯泡 [ diàn dēng pào ]
白炽灯上用的发光器件,一般呈梨形或球形。见〖白炽灯〗。
日据时代 [ rì jù shí dài ]
特指台湾被日本统治的年代。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 到1945年(1945)光复为止,共五十年。参见「日据时…
丰蔀 [ fēng bù ]
(一)、《易·丰》:“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王弼注:“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后即用“丰蔀”谓遮蔽。(二)、指遮…
眼孔如豆 [ yǎn kǒng rú dòu ]
释义犹「目光如豆」。见「目光如豆」条。01.清.胡介〈复唐中翰祖命书〉:「然胸无至情,而眼孔如豆,那能作得度外事来。…
奉贽 [ fèng zhì ]
进献见面礼品。谓拜见。 汉 徐干 《中论·谴交》:“古之君子,因王事之閒,则奉贄以见其同僚。” 清 陈用光 《上翁学…
百枝 [ bǎi zhī ]
(一)、形容灯烛繁多。亦指繁多的灯光或星光。(二)、狗脊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狗脊》。(三)、防风的别…
焰光 [ yàn guāng ]
(一)、光焰;光华。唐 李群玉《赠魏三十七》诗:“莫放焰光高二丈,来年烧杀杏园花。”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
隆薄 [ lóng báo ]
器重与轻视。《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至乎 东海 逡巡,去就以礼,使后世不见隆薄进退之隙,不亦光於古乎!…
羊裘 [ yáng qiú ]
(一)、羊皮做的衣服。(二)、汉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后刘秀即帝位,光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
云开见天 [ yún kāi jiàn tiān ]
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微晶 [ wēi jīng ]
只在显微镜下才看得见的通常影响到偏振光的小晶体。
白毫 [ bái háo ]
(一)、白毛。(二)、见“白毫相”。(三)、泛指白色的光芒。(四)、指毛笔。
刀头燕尾 [ dāo tóu yàn wěi ]
刀头燕尾(刀頭燕尾) 喻笔锋劲利。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赵光辅》:“﹝ 赵光辅 ﹞工画佛道,兼精蕃马,笔锋劲利…
丁应璧 [ dīng yīng bì ]
明、寿光人,字为章。嘉靖进士,授兵部主事,振武兵变,假他事,除其首魁,因而全军镇定。官大同兵备道。见《寿光县志》。
畏光 [ wèi guāng ]
眼睛怕见光,角膜、虹膜等发炎时都有这种症状。旧称羞明。
列女屏风 [ liè nǚ píng fēng ]
画有列女之屏风。宋、司马光《资治通监·唐纪》:「文宗开成元年。昔汉光武一顾列女屏风,宋弘犹正色抗言,光武即撤之。」注…
湾澴 [ wān huán ]
水流回旋汇集处。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
萹竹 [ biān zhú ]
即萹蓄。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六:“萹蓄,亦名萹竹。”参见“ 萹蓄 ”。
荷蕖 [ hé qú ]
即芙蕖。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圆渊方井,反植荷蕖。”参见“ 芙蕖 ”。
开泰 [ kāi tài ]
(一)、亨通安泰。(二)、开始平安顺利。(三)、指重见光明。(四)、通畅。
竦首 [ sǒng shǒu ]
抬头。 宋 司马光 《与薛子立秀才书》:“ 光 是用矍然喜於今之世而復见古之士,且竦首倾耳,以俟朝廷之得人而贺之也。…
闪烁晶体 [ shǎn shuò jīng tǐ ]
闪烁晶体是指在高能粒子(X射线或γ射线)的照射下会发出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晶体,与其他荧光材料(如荧光粉)不…
流艳 [ liú yàn ]
(一)、亦作“流艳”。闪动的美丽光彩。(二)、流畅而华美。(三)、见“流艷”。
纁招 [ xūn zhāo ]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光武 同游学。及 光武 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