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娜 [ niǎo nuó ]
(一)、细长柔美貌。南朝 梁简文帝《赠张缵》诗:“洞庭 枝嬝娜,澧浦 叶参差。”唐 白居易《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
谐调 [ xié diào ]
(1).诙谐戏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奋击 [ fèn jī ]
(1).奋力攻击;奋力搏击。《吴子·励士》:“ 秦 人兴师,临於 西河 。 魏 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
阳石 [ yáng shí ]
(一)、指雄黄、硫磺、钟乳石之类性热的石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明…
玉质 [ yù zhì ]
(1).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汉 张衡 《舞赋》:“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不几 [ bù jǐ ]
(一)、不盘查。《周礼·秋官·修闾氏》:“邦有故则令守其閭互,唯执节者不几。”贾公彦 疏:“有执节公使者不几訶也。”…
绳伎 [ shéng jì ]
(一)、亦作“绳技”。亦作“绳妓”。杂技之一种。俗称走索。《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戏有弄驼、师子、马伎、绳伎…
霞飞 [ xiá fēi ]
(一)、犹仙逝。 清 赵翼 《挽唐再可》诗:“何期遽饰巾,霞飞倏化羽。”(二)、(18512,法国 里沃萨尔特霞飞1…
亢厉 [ kàng lì ]
(一)、奋扬。三国 魏 曹丕《报吴王孙权书》:“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肥遗…
灵苗 [ líng miáo ]
(1).指传说中的仙草。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神芝发其异色,灵苗擢其嘉颖。” 宋 陆游 《有客》诗:“…
夙昔 [ sù xī ]
(1).前夜。《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李善 注引《广雅》:“昔,夜也。” …
四会 [ sì huì ]
(1).四方乐声相会合。《文选·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籟,清浊相和,五变四会。” 李善 注:“四会,四…
顷刻酒 [ qǐng kè jiǔ ]
(一)、神仙传说中称倏忽酿成的酒。唐 蒋防《幻戏志·殷七七》:“殷七七,名 天祥,又名 道筌。尝自称 七七,俗多呼之…
断鞅 [ duàn yāng ]
(一)、砍断马鞅。鞅,夹贴在马颈两旁的皮条。《左传·襄公十年》:“齐侯 驾,将走 邮棠。太子与 郭荣 扣马,曰:‘师…
雨散 [ yǔ sàn ]
(1).雨水普降。 晋 曹毗 《晋江左宗庙歌·歌中宗元皇帝》:“化若风行,泽犹雨散。”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
砰訇 [ pēng hōng ]
(1).象声词。鸟振翅奋飞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奋隼归鳬,沸卉砰訇。” 吕延济 注:“砰訇,鸟奋迅声。”(…
儵忽 [ shū hū ]
1. 倏忽。迅疾貌。《吕氏春秋·决胜》:“儵忽往来,而莫知其方。”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下·驺虞》:“怪兽五彩,尾…
空同 [ kōng tóng ]
(一)、虚无浑茫。《关尹子·九药》:“昔之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南朝 梁 江淹《水上神女…
换骨 [ huàn gǔ ]
(一)、道家谓服食仙酒、金丹等使之化骨升仙。《太平广记》卷二十引 南唐 沉汾《续神仙传·王可交》:“一人曰:‘与酒喫…
颯然 [ sà rán ]
(一)、形容风雨声。唐 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二:“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颯然。”清 龚自珍《水调歌头·辛未六月二日风雨竟…
互著 [ hù zhe ]
互着是中国目录学家为了使图书分类部次趋于妥当,便于读者依据书目寻查所需的资料,而创订的一种编目方法。中国在明代以…
月课 [ yuè kè ]
(一)、每月考查、考核。《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教之躋,及储宫诞育,復亲抚誥,日省月课,实劳神虑。”(二…
龙光 [ lóng guāng ]
(一)、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峨峨 南岳,烈烈离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
孑孑 [ jié jié ]
(一)、特出、独立貌。《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 浚 之郊。”朱熹 集传:“孑孑,特出之貌。”陈奂 传疏:“…
飘飘 [ piāo piāo ]
(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