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寺 [ jué hǎi sì ]
修觉山 [ xiū jiào shān ]
山名。在今四川省新津县东南。本名宝华山,有修觉寺,僧神秀结庐之所。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成都·崇庆州·新津县…
宝华寺 [ bǎo huá sì ]
修觉寺上行二百米,便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宝华寺,与大佛岩头的纪胜亭相望。
海潮寺 [ hǎi cháo sì ]
海潮寺在今贵阳海关处,祭祀贵州巡抚王三善。
木毬使者 [ mù qiú shǐ zhě ]
传说可供役使的木球。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功德寺有木毬使者,其事近於怪。按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雪峯寺僧…
衿虑 [ jīn lǜ ]
犹襟怀。 宋 曾巩 《延庆寺》诗:“泊无势利心,自觉衿虑适。”
龙兴寺 [ lóng xīng sì ]
寺名。原名“皇觉寺”。在 安徽省 凤阳县 城东北。为 明太袓 朱元璋 削发为僧处。明 洪武 十六年(公元1383年)…
海眼 [ hǎi yǎn ]
泉眼,泉水的流出口。古人认为井泉的水,潜流地中,通江海,故称。唐 杜甫《太平寺泉眼》诗:“石涧见海眼,天畔縈水府。”…
龙华寺 [ lóng huá sì ]
寺名。在今 上海市 龙华镇。唐 嗣圣 四年(公元704年)兴建,后历经兴废,现寺为 清 光绪 元年(1875年)重建…
钟晨暮鼓 [ zhōng chén mù gǔ ]
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
让娘寺 [ ràng niáng sì ]
亦称“惹尼牙寺”,藏语称“让娘彭措帖庆楞”,意为 “圆满…
海会寺 [ hǎi huì sì ]
海会寺位于今市区丹凤南路尹公桥东北侧。
卧佛寺 [ wò fó sì ]
寺院名。在 北京市 海淀区 西山 北部的 寿安山 南麓。建于 唐 贞观 年间,初名 兜率寺,先后更名 昭孝、洪庆、寿…
晨钟幕鼓 [ chén zhōng mù gǔ ]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塔尔寺 [ tǎ ěr sì ]
中国寺院。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始建于1560年。是由多个寺院、宝塔等大小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各组成部分因山就势,错落有致…
觉海 [ jué hǎi ]
指佛教。佛以觉悟为宗;海,喻其教义深广。
海天相连 [ hǎi tiān xiāng lián ]
“海天相连”一词为描写海景的一种,一般是指天空蔚蓝,大海的水天之际,交融一体,互相连接的视觉美景,当然也可以用于朝阳…
兀庵 [ wū ān ]
宋僧。名普宁,临济宗兀庵派之祖。至元十三年入寂温州龙翔寺,勅諡宗觉禅师。
避寂 [ bì jì ]
犹僻静。清 葆光子《物妖志·杂类·笤帚》:“洪武 间,本觉寺 有一少年僧,名 湛然,房颇避寂。”
僧范 [ sēng fàn ]
北齐高僧,平乡李氏之子,通儒书、天文、筮术,出家后住邺东大觉寺。见《续高僧传·卷八》。
性海 [ xìng hǎi ]
佛教用语。指真如之体性深广如海,故称为「性海」。唐.敬播〈大唐西域记.序〉:「廓群疑于性海,啓妙觉于迷津。」
奇谈 [ qí tán ]
令人觉得奇怪的言论或见解:海外奇谈。奇谈怪论。
圣友寺 [ shèng yǒu sì ]
中国 沿海伊斯兰教三大古寺之一。在 福建 泉州。据现存阿拉伯文石刻记载,建于 北宋 大中祥符 初年。该寺包括寺院、望…
浄居 [ jìng jū ]
(一)、寺庙。《旧唐书·高祖纪》:“伽蓝之地,本曰浄居,栖心之所,理尚幽寂。”(二)、指清净地居住。宋 王安石《示宝…
云悟寺 [ yún wù sì ]
云悟寺建于紫岩山之主峰,海拔1500米,因其高峰插天,云雾常绕,因而以云雾寺名之。寺前有白沙沟,后枕风岭,玉屏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