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鸭 [ xiǎn yā ]
扁螺 [ biǎn luó ]
蚬的别名。
蚬子 [ xiǎn zǐ ]
蚬的俗称。
蚬壳 [ xiǎn ké ]
蚬子的甲壳。
鰕蚬 [ xiā xiǎn ]
虾和蚌蚬。泛指小鱼鲜。
虫草焖蚬鸭 [ chóng cǎo mèn xiǎn yā ]
喜弹 [ xǐ dàn ]
孵不成雏鸭的鸭蛋。也叫鸭馄饨。
斗鸭 [ dòu yā ]
(一)、亦作“鬭鸭”。使鸭相斗的博戏。相传起于汉初。(二)、指人工豢养专供斗鸭游戏用的鸭。
鸭緑 [ yā lù ]
(一)、亦作“鸭渌”。指鸭绿江。(二)、喻水色如鸭头浓绿。
凫雁 [ fú yàn ]
(一)、亦作“鳧鴈”。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二)、鸭与鹅。
子鸭 [ zǐ yā ]
幼鸭,嫩鸭。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鹅鸭》:“供厨者……子鸭六七十日,佳。过此肉硬。”
填鸭 [ tián yā ]
(一)、强制肥育鸭子的一种方法。鸭子长到一定时期,按时把饲料填入鸭子的食道,并减少鸭子的活动量,使它很快长肥。北京鸭…
鸭舌 [ yā shé ]
(一)、鸭的舌头。可作菜肴。(二)、指鸭舌帽前部突出的月牙形帽檐。(三)、指鸭舌草。
鸭式帽 [ yā shì mào ]
即鸭舌帽。 郭小川 《雪兆丰年》诗:“披上大衣,戴上鸭式帽。”参见“ 鸭舌帽 ”。
缢女 [ yì nǚ ]
蝶类的蛹。又名蚬。头赤身黑。幼虫常吐丝自悬,故名。见《尔雅·释虫》、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三。
鸭緑水 [ yā lù shuǐ ]
亦作“鸭淥水”。即 鸭绿江 。《北史·于仲文传》:“至 鸭緑水 , 高丽 将 乙支文德 诈降,来入其营。” 宋 孔平…
轻鸡爱鹜 [ qīng jī ài wù ]
鹜:鸭子。轻视鸡而爱野鸭子。比喻贵远贱近。
射鸭 [ shè yā ]
(一)、古时的一种游戏。唐 王建《宫中三台词》之八三:“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之八三:…
鸭蛋 [ yā dàn ]
母鸭产下的卵,可孵化成小鸭。
家鸭 [ jiā yā ]
鸭的一种,羽毛白色或花褐色,肉和卵供食用。古称“鶩”。《尸子》卷下:“野鸭为鳧,家鸭为騖,不能飞翔。”
鸭绒 [ yā róng ]
加工过的鸭(rǒng)毛,有很强的保温能力:鸭绒被。
鸭掌 [ yā zhǎng ]
(一)、鸭的足掌。剥去外皮,肉可制肴。(二)、即鸭脚葵。
瑶鸭 [ yáo yā ]
玉制鸭形薰炉。 宋 谢翱 《后桂花引》:“修月仙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爇。”亦用作鸭形薰炉的美称。 明 文徵明 《春…
舒凫 [ shū fú ]
即鸭。
鹘蹄 [ hú tí ]
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