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章 [ dà tóng zhāng ]
章的一类,规格一般在60-120之间,由紫铜、黄铜、白铜等以铜为主材料制作而成。
青铜钱 [ qīng tóng qián ]
用青铜铸的钱币,为铜钱中的上品。也泛指一般铜钱。
铜片 [ tóng piàn ]
(一)、铜镜。(二)、铜元。
铜绿 [ tóng lǜ ]
铜表面所生成的铜锈。参见“碱式碳酸铜”(1001页)。
铜陌 [ tóng mò ]
铜驼陌 、 铜驼街 的简称。 唐 王勃 《秋日宴洛阳序》:“近临 铜陌 ,斜控银墟。”参见“ 铜驼街 ”。
铜靛 [ tóng diàn ]
即铜蓝。参见“铜蓝”。
铜照 [ tóng zhào ]
铜镜。古代以青铜为镜。
铜圆 [ tóng yuán ]
◎ 铜圆,铜元 tóngyuán,tóngyuán[copp…
鄙器 [ bǐ qì ]
凡庸之器物。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若不得此匕首以和铸,虽 欧冶 专精, 越 砥歛鍔,终为鄙器。”
碱式碳酸铜 [ jiǎn shì tàn suān tóng ]
(一)、·cu。(二)、。绿色粉末。有毒。为铜表面生锈形成的铜绿的主要成分。主要由硝酸铜或硫酸铜与碳酸钠作用制得…
铜陵 [ tóng líng ]
产铜的山陵。《古文苑·扬雄<蜀都赋>》:“西有盐泉铁冶,橘林铜陵。” 章樵 注:“铁冶、铜陵,产铜铁处。” 明 陈汝…
白铜鞮 [ bái tóng dī ]
(一)、见“白铜蹄”。(二)、见“白铜堤”。
碧铜 [ bì tóng ]
(一)、青铜。(二)、指青铜镜。
深矉蹙頞 [ shēn pín cù è ]
愁苦貌。矉,天僇生《孤臣碧血记》:“摩而忒独持匕首在手,深矉蹙额不作声,若重有忧者。”
铜篆 [ tóng zhuàn ]
(一)、指铜鱼符。(二)、指铜铸香炉。
赤铜 [ chì tóng ]
(一)、指纯铜。也称红铜、紫铜。(二)、古代传说谓昆吾之山所出的铜,其色如火,质极坚,以铸刀剑,锋利无比。
张滩怀古 [ zhāng tān huái gǔ ]
张滩古风:东至八景之一,是来形容张溪老街悠久的文化渊源的。入选理由:据1997年张溪镇六联窑厂发现古墓,墓内有铜镜、…
铜律 [ tóng lǜ ]
铜制的定音、候气的仪器。《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文收 既定乐,復铸铜律三百六十、铜斛二、铜秤二、铜甌十四、秤尺一…
图穷 [ tú qióng ]
比喻形迹败露,处境窘促。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参见“ 图穷匕见 ”。
铜陵市 [ tóng líng shì ]
在安徽省南部、宁铜铁路终点,滨临长江。1956年设铜官山市,1958年改铜陵市。人口31.8万(1995年)。有铜陵…
铜签 [ tóng qiān ]
(一)、见“铜籤”。(二)、亦作“铜签”。古代报时示警时用的铜制更筹。(三)、指戈矛之类。
铜铸铁浇 [ tóng zhù tiě jiāo ]
铜铸铁浇(銅鑄鐵澆) 见“ 铜浇铁铸 ”。
铜竹 [ tóng zhú ]
犹铜符,铜印。古代地方长官所佩。
铜头铁臂 [ tóng tóu tiě bì ]
铜头铁臂(銅頭鐵臂) 见“ 铜头铁额 ”。
冷兵器 [ lěng bīng qì ]
指用于砍杀、撞击、刺杀的不带爆炸或燃烧物质的武器,如刀、剑、矛、锤、棍、刺刀、匕首等(区别于“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