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头 [ jī tóu ]
(一)、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二)、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
鼍矶 [ tuó jī ]
砚石名。因产于 山东 蓬莱 海中 鼍矶岛,故名。
爨犀 [ cuàn xī ]
传说 晋 温峤 过 牛渚矶 ,燃犀角照矶水,看见水中许多精怪。见《晋书·温峤传》。后用以比喻洞察奸邪。 唐 杜甫 《…
蕃踰 [ fán yú ]
亦称“ 蕃踏 ”。鱼名。即海鹞鱼。《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魏武四时食制》:“蕃踰鱼,如鳖,大如箕,甲上边有髯,无头,…
鼓湍 [ gǔ tuān ]
奔腾的急流。 宋 陈造 《龙眼矶》诗:“似闻潢潦时,亦復鼓湍匯。”
严假 [ yán jiǎ ]
期限严格的假期。《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告爹爹,请一日严假,欲出野外游猎。”
仙蹟 [ xiān jì ]
与仙迹同。《宁远县志》:「县南二十里,有彭祖塘,中有钓矶仙迹。」
鸣鸱 [ míng chī ]
即鹞鹰。借指鸱吻。 宋 苏舜钦 《宿终南山下百塔院》诗:“遶庭石鳖谷间水,入户鸣鴟堆上风。”
徙意 [ xǐ yì ]
谓改变意念。 三国 魏 曹植 《鹞雀赋》:“向者共出,为鷂所捕……我之得免,復胜於兔。自今徙意,莫復相妬。”
连三接五 [ lián sān jiē wǔ ]
连三接五(連三接五) 同“ 连三接二 ”。 清 顾禄 《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繫灯於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鷂灯。”
雀鹰 [ què yīng ]
鸟,体形小,羽毛灰褐色,腹部白色,有赤褐色横斑,脚黄色。雌的比雄的稍大。是猛禽,捕食小鸟。通称鹞子。
五放家 [ wǔ fàng jiā ]
金 元 时称放鹰的人。鹰类大致有鹰、隼、鹘、鹯、鹞五种,故称以训练、喂养鹰隼为职业的人家为“五放家”。
省过 [ xǐng guò ]
反省过失。《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 玄宗 驾即时起,使六宫大使 高力士 高珪 送 太真 归第,使其省过。”
郑氏丫环 [ zhèng shì yā huán ]
同“郑玄家婢”。清李渔《风筝误·题鹞》:“又不要他文章应举诗刻板,只求他免貽笑与那郑氏丫环。”
白鹞 [ bái yào ]
(一)、见“白鷂子”。(二)、亦称“白鷂子”。鸟名。似雀鹰而大。因尾上有一点白,故称。也叫印尾鹰、风鹞子。
虎饱鸱咽 [ hǔ bǎo chī yàn ]
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鸱:一种凶猛的鹰。
好莱坞 [ hǎo lái wù ]
美国电影制片业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西北郊区。
鹞琴 [ yào qín ]
装在纸鹞上的竹簧琴,受风时发出鸣声。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又以竹片缚纸鳶背,因风播响,曰鷂琴,即古之风筝。…
澎浪矶 [ péng làng jī ]
地名。在 江西省 彭泽县 西北临 长江 处,与 安徽省 宿松县 小孤山 相对。俗称 彭郎矶。
牛矶 [ niú jī ]
即 牛渚矶 。 唐 杜牧 《汝州送孟迟先辈》诗:“仲秋往 歷阳 ,同上 牛磯 歇。”参见“ 牛渚磯 ”。
榆翟 [ yú zhái ]
古时王后从王祭祀先公时所穿的服装。因绣饰雉形,故称。榆,通“鷂”。鹞雉,青质五彩的雉。翟,长尾雉。
怛惋 [ dá wǎn ]
悲伤。 三国 魏 曹植 《鹞雀赋》:“鷂得雀言,意甚怛惋。” 明 何景明 《寡妇赋》:“遂躑躅以返室兮,心怛惋而若丧…
横江 [ héng jiāng ]
(一)、横陈江上;横越江上。(二)、指横江浦。地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与南岸采石矶隔江相对。
枯霜 [ kū shuāng ]
犹严霜。《中国歌谣资料·二十岁哥哥去了妻》:“枯霜单打无根草,鹞鹰单打独老母鸡,阎王单请我少年妻。”
鸳鸯湖 [ yuān yāng hú ]
即 南湖。在 浙江 嘉兴 西南。汇 长水塘 诸水成湖。湖中有 烟雨楼、钓鳌矶、鱼乐国 诸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