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秀 [ shuò xiù ]
漓江 [ lí jiāng ]
一称“漓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为桂江上游。长82千米。江水清澈,风景秀丽,尤以桂林至阳朔段风景最佳。两岸山峰…
无角龙 [ wú jiǎo lóng ]
蜥蜴的别称。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武帝 置守宫盂下,令 朔 射之。朔曰:‘臣以为龙,又无角;为蛇,又有足。跂跂脉…
定朔 [ dìng shuò ]
我国古代历法家以日、月黄经度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称定朔。定朔较平朔更为精确。
戴头 [ dài tóu ]
(一)、戴物于头。《汉书·东方朔传》“朔 曰:‘昰寠藪也’”唐 颜师古 注:“寠藪,戴器也,以盆盛物戴於头者,则以寠…
禀朔 [ bǐng shuò ]
亦作“禀朔”。奉行正朔。喻臣服。
臣朔 [ chén shuò ]
《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 朔 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 …
东西南朔 [ dōng xī nán shuò ]
东西南朔(東西南朔) 见“ 东西南北 ”。
告朔 [ gào shuò ]
(一)、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
无朔 [ wú shuò ]
《春秋》记载日蚀时间,有的只书日(干支)而不书朔,称为“无朔”。《元经》卷八“元嘉 十九年……秋七月甲戌晦日,日有蚀…
请朔 [ qǐng shuò ]
谓附庸请求奉行宗主国的正朔,愿为藩属。朔,指正朔,开国帝王新颁行的历法。
刀瘢 [ dāo bān ]
刀痕。 唐 卢汝弼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诗:“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 长城 窟更寒。”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
就第 [ jiù dì ]
指免职回家。《汉书·张禹传》:“﹝ 张禹 ﹞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北史·苏威传》:“於是罢 威 官爵,以开府就第…
朔月 [ shuò yuè ]
也叫新月。朔日的月相(人看不见)。参见〔朔日〕
朔望 [ shuò wàng ]
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
告月 [ gào yuè ]
指古代诸侯每月朔日行告庙听政之礼。又称“告朔”。《左传·文公五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杜预 注:“诸侯每月必…
作问 [ zuò wèn ]
发问,提出问题。《汉书·东方朔传》:“上以 朔 口谐辞给,好作问之。尝问 朔 曰:‘先生视朕何如主也?’”
柏涂 [ bǎi tú ]
汉 东方朔 性诙谐,善解隐语。有 郭舍人 以“老柏涂”隐语问 朔,朔 曰:“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渐…
朔奠 [ shuò diàn ]
谓人死未葬,在朔日以新味祭奠。《礼记·檀弓上》:“有荐新如朔奠。” 孔颖达 疏:“荐新谓未葬中间得新味而荐亡者。如朔…
朔涂 [ shuò tú ]
见“ 朔途 ”。
朔禽 [ shuò qín ]
指雁。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海鸟违风,朔禽避凉。”自注:“朔禽,雁也。”
视朔 [ shì shuò ]
古代天子﹑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庙后,在太庙听政,称"视朔"。
朔飙 [ shuò biāo ]
犹朔风、北风。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霜洲渡旅雁,朔飆吹宿莽。”
贺朔 [ hè shuò ]
(一)、唐 宋 以元日、五月朔日、冬至行大朝会之礼,以元日、五月朔日之朝会称贺朔。《新五代史·唐明宗纪》:“五月己巳…
改朔 [ gǎi shuò ]
(1).变换朔日。指经过一个月。朔,农历初一。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若令服食终日,则肉飞骨腾;导引改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