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伯 [ chán bó ]
对有道僧人的尊称。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宗英乃禪伯,投赠有佳篇。”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
高静 [ gāo jìng ]
谓远离喧嚣的尘世。 唐 孟郊 《赠文应上人》诗:“栖迟青山颠,高静身所便。”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二:…
高衲 [ gāo nà ]
高僧。 清 钮琇 《觚賸·淡如》:“ 水月庵 高衲,姓 平 ,号 淡如 ,年八十五而示寂。” 清 王晫 《今世说·豪…
解夏草 [ jiě xià cǎo ]
解夏之日,诸僧取生茆拟作 释迦 成道时之吉祥草,坐于其上而行解夏之法,然后以之分赠施主,以示分福之意。
岁赂 [ suì lù ]
宋 代国家为安边求和每年对外的赠物。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六符 盖为虏画策增岁赂者,然其尊戴中国尚尔如此,则…
禅侣 [ chán lǚ ]
僧侣。 唐 杨巨源 《题贾巡官林亭》诗:“ 许询 本爱交禪侣, 陈寔 由来是好儿。”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端》…
青莲居士 [ qīng lián jū shì ]
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号。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禪子及青莲居士李白…
各有千古 [ gè yǒu qiān gǔ ]
释义犹「各有千秋」。见「各有千秋」条。01.清.杨伦〈武昌喜晤徐民部惕庵表兄赋赠长句〉诗:「钟鼎山林未可期,人生须各…
朱耷 [ zhū dā ]
(1626-1705)明末清初画家。原名统fdc6,江西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入清曾削发为僧,法名传fd…
僻寺 [ pì sì ]
偏远之寺。唐、韩愈〈早赴街西行香赠卢李二中舍人〉诗:「老僧情不薄,僻寺境还幽。」;唐、贾岛〈寄无可上人〉诗:「僻寺多…
游方 [ yóu fāng ]
(一)、云游四方:游方僧。游方和尚。(二)、苗族男女青年的社交方式,多在节日或农闲时进行。通常是男女对歌,相邀谈话,…
挂锡 [ guà xī ]
亦作“掛锡”。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唐 裴休《赠黄蘖山僧希运》诗:“挂锡十年栖 蜀 …
功德钱 [ gōng dé qián ]
(1).佛教徒替人诵经或做法事的工钱。《水浒传》第四五回:“这婆娘扯住和尚袖子道:‘师兄,明日来取功德钱时,就对爹爹…
贞苦 [ zhēn kǔ ]
坚贞刻苦。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竺僧辅》:“少持戒行,执志贞苦,学通诸论,兼善经法。” 唐 白居易 《…
石璞 [ shí pú ]
含玉的石块。 明 何景明 《赠梁宗烈》诗之一:“丰林多异干,石璞皆良璆。”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仲叔古董》:“庚戌…
翦灯 [ jiǎn dēng ]
修剪灯芯。后常指夜谈。宋 姜夔《浣溪沙》词:“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李光《赠邹賸庵质若虚…
袒膊 [ tǎn bó ]
袒露肩胛。《北齐书·文宣帝纪》:“帝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餘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 唐 周贺 《赠胡僧》诗:…
丁元公 [ dīng yuán gōng ]
清、嘉兴人,字原躬。布衣,善书,精通缪篆,兼善山水、人物、佛像之画。晚年出家为僧,取名净伊、字愿庵。见《国朝耆献类徵…
见惠 [ jiàn huì ]
谢人贶赠的谦词。《宋书·庾悦传》:“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人请问房钱。僧官説:…
乳妖 [ rǔ yāo ]
烹茶之名家。因茶泡曰乳花,故名。见「乳花」条。宋、陶谷《清异录·茗荈门·乳妖》:「吴僧文了,善烹茶,游荆南。高保勉白…
真俗 [ zhēn sú ]
佛教语。因缘所生之事理曰俗,不生不灭之理性曰真。出世为真,入世曰俗,即出家在家之意。 宋 王安石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
讨秋 [ tǎo qiū ]
谓秋游探胜。 清 黄景仁 《李绣川招集广住庵看桂并赠丛辉上人》诗:“捨宅空传异姓王,讨秋今让客清狂。” 清 黄景仁 …
腤臢 [ ān zā ]
肮脏。引申有讨厌、窝囊、卑污、令人不快等义。元 王伯成《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套曲:“明图甚,形骸傴僂,涕唾腤臢。…
白楼亭 [ bái lóu tíng ]
古亭名。故址在今 浙江省 绍兴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浙江 又东北逕重山西,大夫 文种 之所葬也。山上…
香火院 [ xiāng huǒ yuàn ]
私人营建供诵经祈福的庵堂寺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来到 河中府 ,将这灵柩寄在 普救寺 内,这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