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不楞敦 [ hēi bù léng dūn ]
方言。形容黑而粗壮。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在她们中间,有的想着这个敢挥剑杀人的女豪杰必定是一个膀宽腰圆,…
失魂荡魄 [ shī hún dàng pò ]
失魂荡魄(失魂蕩魄)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严蕊 ﹞乃是个絶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
二十四品 [ èr shí sì pǐn ]
唐司空图著有《二十四诗品》一书,把我国诗歌风格归纳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
摘遍格 [ zhāi biàn gé ]
摘遍格 别名:雍正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同盖头部首的词或组词。 格法:排除谜底每字的同盖头部首,只读下半截的字。…
不请之法 [ bù qǐng zhī fǎ ]
佛教语。谓佛陀在无人请问时,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其内容即净土法门;其形式即十二分教中的优陀那,意为无问自说。见《翻译…
长萼齿组 [ cháng è chǐ zǔ ]
中国植物志>>第41卷>>豆科 Leguminosae>>长柄山蚂蝗属 Podocarpium组(二)、长萼齿组Se…
暴燥如雷 [ bào zào rú léi ]
形容人遇事急躁、粗暴,一副怒不可抑的模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王公将就拿几十钱打发了去,心下好生无主,暴燥如…
彪形 [ biāo xíng ]
身躯魁伟。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童贯 彪形燕頷,亦微有髭。”《水浒传》第七六回:“但见人人虎体,个个彪形。”…
絶句 [ jué jù ]
(一)、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亦有每句六字者。或用平韵或用仄韵。绝句有近体绝句和古体绝句两种…
言状 [ yán zhuàng ]
(1).所述情状。《法苑珠林》卷七一:“女抱以号泣,兄怪问之,女以状告,兄亦言初不肯渡,及失,还得之。言状符同。”(…
跄跄济济 [ qiàng qiàng qí jì ]
形容步趋有节,多而整齐貌。《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明叶盛《水东日记·大臣思宠之盛》:“是宜蹌蹌济…
灯轮 [ dēng lún ]
一种大形的灯彩。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师 安福门 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
暗鬭明争 [ àn dòu míng zhēng ]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南方的桂滇黔等小军阀,暗斗明争,弄得…
咬姜呷醋 [ yǎo jiāng xiā cù ]
yǎo jiāng gā cù 咬姜呷醋(咬薑呷醋) 形容生活清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礼祠主膳,淡喫…
埤雅 [ pí yǎ ]
书名。宋陆佃撰,二十卷,二百九十七章,为一部古代动植物词典。此书本名物性门类,后更名为埤雅,取辅助尔雅的意思。书分释…
鸠形 [ jiū xíng ]
《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鳩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
閤皁 [ gé zào ]
山名。在 江西省 樟树市 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云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第三十六…
千依百顺 [ qiān yī bǎi shùn ]
千依百顺(千依百順) 形容非常顺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凡是船家叫他做些甚么,他千依百顺。”《再生缘》第十四回…
犂铧 [ lí huá ]
(一)、亦作“犁鏵”。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金属器。略呈三角形。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八:“犁鏵,犁刃也。”…
透心 [ tòu xīn ]
形容程度极深。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一起一伏,一虚一实,自诧全体无瑕,不知透心全死。” 草明 《乘风破浪…
梨颊微涡 [ lí jiá wéi wō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梨颊,梨花色的脸颊。涡,酒涡。梨颊微涡形容美女的笑靥迷人可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
那移 [ nà yí ]
(一)、挪借移用。 宋 司马光 《言蓄积札子》:“如本路闕少钱物,即委三司於佗处擘画,那移应副。”《醒世恒言·两县令…
擎拳合掌 [ qíng quán hé zhǎng ]
拱手合十作礼。宋史浩《如梦令·饮妇人酒》词:“容止忒精神,一似观音形象。归向、归向,见者擎拳合拳。”金董解元《西厢记…
科分 [ kē fēn ]
(一)、向人示意的动作,行为。《水浒传》第二一回:“押司!不要使这科分!这 唐牛儿 捻泛过来,你这精贼也瞒老娘!”《…
鸠民 [ jiū mín ]
(一)、聚集百姓。《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鳩,鳩民者也。”杜预 注:“鳩,聚也。治事上聚,故以鳩为名。”《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