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膺 [ xuán yīng ]
(1).道教指咽头和喉头的中央部位。《黄庭内景经·天中》:“舌下玄膺生死岸。” 梁丘子 注:“玄膺者,通津液之岸也。…
望色 [ wàng sè ]
中医诊病方法之一。望气色以察病情。
瘛脉 [ chì mài ]
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
襞方 [ bì fāng ]
旧时端午节风俗之一。谓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后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
祈祷式 [ qí dǎo shì ]
瑜伽拜日式十二式中的第一个动作和第十二个动作,双手于胸前合十,低头,闭眼。是对太阳之神致敬的意思。
久立伤骨 [ jiǔ lì shāng gǔ ]
中医术语。五劳损伤之一。指站立过久则损伤肾气,肾气不足则伤骨骼。
偏心杆 [ piān xīn gǎn ]
(Eccentricrod)机械名词。蒸气中气盖与偏心轮相连之杆也。参阅「偏心轮」、「蒸汽机」条。
棉蚜茧蜂 [ mián yá jiǎn fēng ]
棉蚜茧蜂mián yá jiǎn fēng 简介 拉丁文名: Lysiphlebia j…
壮气 [ zhuàng qì ]
(一)、豪迈、勇壮的气概。《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寧 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 尤嘉之。”《北齐书·高昂…
气迫 [ qì pò ]
运气学说中,时令已到而相应的气候未到,就称为不及,不及则已所胜之气因无制约而妄行,所生之气因无所养而受病,所不胜之气…
高气压 [ gāo qì yā ]
又称“反气旋”。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平面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有冷性和暖性之分。在北半球,高气压的气流围绕高气…
乾溜 [ qián liū ]
固体密闭于器中,加热而成蒸气,冷却凝缩之,谓之乾溜。
吹云 [ chuī yún ]
(一)、吹起云气。(二)、鼓之别名。(三)、国画中画云技法之一。
少气 [ shǎo qì ]
气不足。《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诸气辨证》:“短气,气短不能续;少气,气少不足言。”注:“短气者,气短而不能续息;…
分压力 [ fèn yā lì ]
(Patrialpressure)物理学名词。谓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气体所呈之压力。参阅「道尔定律」条。
气街 [ qì jiē ]
气街在中医中有三处代指,一是“气街理论”之气街,是指经气纵横汇通的共同道路;二是气冲穴的别名,为胃经经穴,主治腹痛、…
乾燥器 [ qián zào qì ]
(Desicator)化学用具。为欲除去潮湿物中所含水分或保存乾燥物不使潮湿之装置。种类甚多,最普通者为硫酸乾燥器。…
望气 [ wàng qì ]
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墨子·迎敌祠》:“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能…
卫气 [ wèi qì ]
(1).中医学名词。为人体中饮食水谷所化生之精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灵枢经·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
万病圆 [ wàn bìng yuán ]
万病圆治七种癖块,五种癫病,十种注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并风入…
青方 [ qīng fāng ]
指东方。《宋书·符瑞志上》:“有景云之瑞,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 唐 杨炯 《老人星赋…
气密性 [ qì mì xìng ]
1. 在气压控制系统中的通路管或贮气槽内,为防止气体的外泄,设法加上密封之气垫。此气垫具有不让气体渗出之特性。 …
炁海 [ qì hǎi ]
人体部位名。有上下之分。上气海即膻中,下气海即下丹田。道教以为丹田为生气之源,故称。见《诸真圣胎神用诀·玉云张果老胎…
白贝罗定律 [ bái bèi luó dìng lǜ ]
根据风向判断高、低气压方位的法则。由荷兰气象学家白贝罗于1857年提出,故名。即人背风而立,在北半球,低气压中心在左…
六气 [ liù qì ]
(一)、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六气曰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