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笔石 [ zhà bǐ shí ]
单栅笔石 [ dān zhà bǐ shí ]
堡栅 [ pù shān ]
用土石、木栅或其他障碍物构筑的防御设施。
栅门 [ zhà mén ]
栅栏的门。《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配 ( 审配 )将 冯礼 开突门,内 太祖 兵三百餘人, 配 觉之,从城上以…
菜篮 [ cài lán ]
盛菜的篮子。宋.范成大〈家人子辈往石湖检校暮归〉诗:「儿修鸡栅了,女挈菜篮归。」
石笔 [ shí bǐ ]
◎ 石笔 shíbǐ[slate pencil] 用软石或皂石制成、在石板上写字的笔英文翻译1.sla…
笔铅 [ bǐ qiān ]
制造铅笔芯子的石墨。
礧石 [ léi shí ]
亦作“礌石”。古代作战时从高处下投以打击敌人的石头。《汉书·匈奴传》:“匈奴 乘隅下礧石。”《左传·襄公十年》“矢石…
大斧劈 [ dà fǔ pī ]
国画皴法的一种。点染山石,侧笔如斧劈形,用笔较疏阔者称大斧劈。
怀铅握素 [ huái qiān wò sù ]
铅:石墨笔。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龙猛笔 [ lóng měng bǐ ]
西岳 龙猛大士 之笔。传说于砚中磨药,点笔成金。 前蜀 贯休 《拟君子有所思》诗之二:“安得 龙猛 笔,点石为黄金。…
笔洗 [ bǐ xǐ ]
用陶瓷、石头、贝壳等制成的洗涮毛笔的用具。
炮帘 [ pào lián ]
亦作“礟帘”。护炮的栅栏。《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八年》:“﹝ 刘整 ﹞授军二百,令 世昌 立礟帘於 樊城 拦马墙外…
髡残 [ kūn cán ]
人名。(公元1612~?)本姓刘,号石谿、石道人。清湖南省武陵人。四十岁出家为僧,擅画山水,笔墨苍郁浑厚,与石涛齐名…
上县 [ shàng xiàn ]
上等之县也。清、卢秉钧《红杏山房闻见随笔·职官随笔》:「明太祖定县制为上中下三等,税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秩从六品;六…
石架阁 [ shí jià gé ]
游戏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制笔架起的名称。
小斧劈 [ xiǎo fǔ pī ]
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象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 唐 李昭道 画金碧山水、皴石作小斧劈。 宋 刘松年 , 明 …
焦笔 [ jiāo bǐ ]
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明 李日华 《六砚斋笔记》卷一:“﹝ 沉石田 墨荷﹞下连折藕一…
焦灭 [ jiāo miè ]
焦枯。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礜石之毒》:“此必古冢,其人在世,服生礜石,热蒸出外,故草木焦灭。”
缺画 [ quē huà ]
(一)、文字缺漏笔画。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汉 初,吏民上书,字谬輒劾,是以马字缺画,而 石建 惧死。…
退笔冢 [ tuì bǐ zhǒng ]
(一)、见“退笔塚”。(二)、亦作“退笔冢”。埋秃笔头为冢。唐 张怀瓘《书断·僧智永》:“﹝ 智永 ﹞住 吴兴 永欣…
白石飞仙 [ bái shí fēi xiān ]
指白石郎。宋王沂孙《踏莎行·题<草窗词卷>》词:“白石飞仙,紫霞悽调。”清黄遵宪《又和实甫》:“笔留白石飞仙语,袖有…
笔仙 [ bǐ xiān ]
(一)、后晋 时,有不知名高士,善制笔,人称“笔仙”。《类说》卷五九引 宋 苏易简《文房四谱·笔仙》:“石晋 末,汝…
鱼防 [ yú fáng ]
拦阻鱼以防逃逸的堤埂或竹木栏栅。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宋 陈师道 《秋怀》诗之四:“…
侯马盟书 [ hóu mǎ méng shū ]
在山西侯马出土的盟誓书。据考订,制作时间约当周敬王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间。盟词用毛笔写在玉石上,大部分为朱书,少数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