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 zhōng yāng nóng mín yùn dòng jiǎng xí suǒ ]
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革命政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1927年3月创办…
还乡团 [ huán xiāng tuán ]
解放战争时期,一些解放区的地主、恶霸逃到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把他们组织成为“还乡队”“还乡团”等反动武装,让其“还乡…
团龄 [ tuán líng ]
共青团员参加团组织的年数。
政协委员 [ zhèng xié wěi yuán ]
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
党政分开 [ dǎng zhèng fēn kāi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指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职能分开。针对党和政府的职能混淆、以党代政的现象而提出。目的是加强…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 [ 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dì sān cì quán guó dài bi ]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讨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大会通…
蔡廷锴 [ cài tíng kǎi ]
爱国民主人士。广东罗定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广东陆军武备学堂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随叶挺、贺龙参加南昌起义…
辉格党 [ huī gé dǎng ]
英国自由党的前身。成立于公元一六八八年,十九世纪改组为自由党。主张以君主立 宪代替神权专制美国共和党的前身。成立于公…
工党 [ gōng dǎng ]
英联邦等国家的政党之一(如澳大利亚或新西兰)工党在新南威尔士选举中赢得它第一次重大的政治胜利二十世纪联合王国的一个大…
农会 [ nóng huì ]
农民协会,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
法西斯党 [ fǎ xī sī dǎng ]
意大利的反动政党。“法西斯”为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束棒”,象征权威。1919年,墨索里尼创立“法西斯战斗团”,19…
政治协商 [ zhèng zhì xié shāng ]
在我国,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对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所作的协商。是中…
黄巾之乱 [ huáng jīn zhī luàn ]
发生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6)的大规模民变。党锢之乱后,政治黑暗,社会不安,钜鹿人张角组织太平道作乱,因参加乱…
黨證 [ dǎng zhèng ]
政党的组织部门发给党员的凭证。茅盾《子夜》四:“老头子欣欣然自言自语的说,从烟盘里拿过那副老光眼镜来戴好了,又仔细验…
武工队 [ wǔ gōng duì ]
武装工作队的简称。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深入敌占区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一种精干的武装组织。由…
中国国民党 [ zhōng guó guó mín dǎng ]
简称“国民党”。孙中山创立的资产阶级政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
教科文组织 [ jiào kē wén zǔ zhī ]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缩称。参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条。
邓恩铭 [ dèng ēn míng ]
(1900— 1931)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贵州荔波人。1920年在济南同王烬美等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 …
共産主义青年团 [ gòng chǎn zhǔ yì qīng nián tuán ]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有力助手。它团结和教育青年一代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
廖仲恺 [ liào zhòng kǎi ]
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22年后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曾任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革命…
一党 [ yī dǎng ]
(1).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一党。《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饗” 毛 传“饗者乡人以徇” 唐 孔颖达 疏:“此实党…
在野内阁 [ zài yě nèi gé ]
即影子内阁。资产阶级在野党为争夺政权,在其议会党团内部按照内阁的结构预先组织上台执政的班子。议会进行政策辩论时,在野…
党族 [ dǎng zú ]
(1).党与和亲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释其讎怨,视其所争。差其党族,所依为臬。据位治人,用何为名…
中央党部 [ zhōng yāng dǎng bù ]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又叫做“中央党部”,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
党正 [ dǎng zhèng ]
(1). 周 时地方组织的长官。《周礼·地官·党正》:“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