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语 [ zhū yǔ ]
(一)、朱书。(二)、帝王的朱笔批示。(三)、官府的朱书批语。
扳驳 [ bān bó ]
批驳。
掴打 [ guó dǎ ]
批打。
一批 [ yī pī ]
一组、一群。如:「参观的人潮,络绎不绝,一批又一批。」
批驳 [ pī bó ]
批评或否决(别人的意见、要求):批驳错误论调。
批捕 [ pī bǔ ]
批准逮捕:检察院已经批捕此案的犯罪嫌疑人。
朱批 [ zhū pī ]
清代皇帝在奏章上用朱笔(蘸红色的毛笔)所写的批示叫朱批。也指评校书籍时用朱(硃)墨写的批注。
批红 [ pī hóng ]
明 制,群臣奏进文书,由皇帝亲批数本,其馀由司礼监官按阁票所拟字样照录,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之,称“批红”。
总批 [ zǒng pī ]
总括性批语。 王鲁彦 《我们的学校》:“他教我们这一班的国文,作文卷子改得非常仔细,有了总批还有眉批。”
细批薄抹 [ xì pī bó mǒ ]
细:仔细抹,删除;批:批改;薄:略微地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分批 [ fēn pī ]
(一)、一批一批,一组一组(人或事物)(二)、轮流参加[训练班]。
批伔 [ pī dǎn ]
见批?
披校 [ pī xiào ]
批校。
批閲 [ pī yuè ]
阅后加的评语或批示;阅读并加以批改或批示。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文章圈点》:“《结隣集》陈石庄 与 张天生 …
帽子 [ mào zi ]
(一)、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一顶帽子。(二)、比喻罪名或坏名义: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不…
判行 [ pàn xíng ]
批准施行。
报可 [ bào kě ]
批复照准。
驳复 [ bó fù ]
批驳答复。
返魂梅 [ fǎn hún méi ]
一种香如梅花的香料。《瀛奎律髓·梅花》引 宋 曾几 《返魂梅》诗,注:“原批:此非梅花也,乃製香者合诸香,令气味如梅…
批览 [ pī lǎn ]
批阅。
批鵊 [ pī jiá ]
见“批颊”。
批扞 [ pī gǎn ]
亦作“ 批捍 ”。抨击。《墨子·修身》:“譖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 汉 焦赣 《易林·睽之贲》:“…
批审 [ pī shěn ]
批阅审核。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为某事於某年月日奉某衙门批审,曾否详覆批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附批 [ fù pī ]
附加批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史部·外察附批》:“又科道拾遗疏下,上又附批 谢九仪 致仕, 沉良材 闲住。疏中无…
批本 [ pī běn ]
(一)、按照皇帝旨意批发的奏本。(二)、加有批语的著作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