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 èr hú ]
由两条相差五度,一头张在槌形小木筒上而另一头系在琴杆顶端弦轴上的丝弦构成的中国弓弦乐器
备受鼓舞 [ bèi shòu gǔ wǔ ]
特别鼓励人,受到的鼓舞很大。
鼓鼙 [ gǔ pí ]
(一)、亦作“鼓鞞”。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二)、借指征战。
打撺鼓儿 [ dǎ cuān gǔ ér ]
打鼓撺掇角色上场。喻鼓动,怂恿。
欢抃 [ huān biàn ]
(一)、喜极而鼓掌。(二)、指欢欣鼓舞。
鼙鼓 [ pí gǔ ]
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鼙鼓喧天。
重振旗鼓 [ chóng zhèn qí gǔ ]
zhòng zhèn qí gǔ 重振旗鼓 见“ 重整旗鼓 ”。
跨鼓 [ kuà gǔ ]
腰鼓。在腰间系一长圆形的小鼓,且行且击,演奏诸种鼓调。跨,用同“挎”。
花奴鼓 [ huā nú gǔ ]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小名 花奴)善击羯鼓,玄宗 尝谓侍臣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后因称羯鼓为“…
鼓包 [ gǔ bāo ]
(一)、(鼓包儿)(二)、物体或身体上鼓起疙瘩:他的脸上鼓了一个包儿。(三)、物体或身体上的凸起物:头上碰了个鼓包。
负鼓 [ fù gǔ ]
(一)、击鼓。负,通“掊”。(二)、背负着鼓。
坎鼓 [ kǎn gǔ ]
《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坎,鼓声。后因以“坎鼓”指击鼓。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生魂神》:“余尝与 许师正…
擂鼓筛锣 [ léi gǔ shāi luó ]
擂鼓:急击鼓。筛锣:敲锣。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戒鼓 [ jiè gǔ ]
击鼓。《周礼·夏官·太仆》:“大丧,始崩,戒鼓,传达于四方。窆亦如之。”郑玄 注:“戒鼓,击鼓以警众也。”《穀梁传·…
讶鼓 [ yà gǔ ]
讶鼓又称迓鼓或村里迓鼓,是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
鸣鼓 [ míng gǔ ]
(一)、即鼓。(二)、击鼓。(三)、借指声讨。
参挝 [ cān wō ]
击鼓之法。亦指以此法击鼓。参,通“掺”。
步鼓 [ bù gǔ ]
一步一鼓。为命令徐步前进的鼓声。
山东大鼓 [ shān dōng dà gǔ ]
铁片大鼓的别名。参见「铁片大鼓」条。
霜鞞 [ shuāng pí ]
即鞞鼓。鞞鼓为胡乐。胡地天寒,故称。
铙鼓 [ náo gǔ ]
(一)、乐器中鼓的一种。 唐 时大驾出行,卤簿鼓吹,有前后两部,皆有铙鼓十二。又凯旋入京都,行献俘仪,奏凯乐所有铙吹…
偃旗卧鼓 [ yǎn qí wò gǔ ]
yǎn qí wò gǔ 偃旗卧鼓 见“ 偃旗息鼓 ”。
勉励 [ miǎn lì ]
鼓励或鼓舞勉励学生努力学习
摇唇鼓喙 [ yáo chún gǔ huì ]
摇唇鼓喙(摇脣鼓喙) 犹言摇唇鼓舌。 明 宋濂 《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脣鼓喙,詡詡相…
蛇皮鼓 [ shé pí gǔ ]
用蛇皮作鼓面的带柄小鼓。两旁各有绳系小椎,转动时用以发声。又称拨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