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黄甘 [ sān cùn huáng gān ]
长圆形的柑橘。
柑橘 [ gān jú ]
柑橘类果树的总称。常绿乔木 或灌木。如甜橙、宽皮橘、柚、酸橙、柠檬、佛手、金橘等。是中国南方重要果树。也指这种植物的…
橘籍 [ jú jí ]
种橘的果农户。
橘心 [ jú xīn ]
指橘树的习性。
福橘 [ fú jú ]
福建 产的橘子。
缇帷 [ tí wéi ]
橘红色的帐幕。
包橘 [ bāo jú ]
橘子的一种。
夏橘 [ xià jú ]
果名。金橘的别称。
橘皮 [ jú pí ]
橘子的皮。可入药。
橘核 [ jú hé ]
橘子的核。可入药。
橘奴 [ jú nú ]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听,后密遣客十人於…
怀橘 [ huái jú ]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术 出橘,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 谓曰:‘陆郎 作…
柑橙 [ gān chéng ]
柑、橘、柠檬、橙与柚子是水果中的一大类。柑橙是广州名果之一,在广州广为栽培。早在五世纪南朝时期,广州已有很多的橘柚园…
带蛆柑橘 [ dài qū gān jú ]
一种带蛆虫的柑橘,专家说了,这橘子里的蛆虫,就像大米里的米虫、白菜里的菜青虫一样,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带蛆柑橘…
逾淮为枳 [ yú huái wéi zhǐ ]
逾:越过;枳:枸橘。指橘树过了淮河就变成了枳树。比喻事物的状况随环境而改变
橘红 [ jú hóng ]
(一)、中药指柑橘类干燥的外果皮,可入药。(二)、像红色橘子皮那样的颜色。
冻橘 [ dòng jú ]
橘的品种之一。
缇幕 [ tí mù ]
橘红色的帷幕。
橘井 [ jú jǐng ]
相传 苏仙公 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
变橘 [ biàn jú ]
《周礼·考工记序》:“橘踰 淮 而北为枳……地气然也”。后因以“变橘”比喻因环境不同而引起变化。
橘叶 [ jú yè ]
橘树的叶子。可入药,治疗胸膈逆气,消肿散毒。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橘》。
柑橘白粉病 [ gān jú bái fěn bìng ]
姜橘白术汤 [ jiāng jú bái zhú tāng ]
蜜橘 [ mì jú ]
一种味甜汁多的柑橘
橘露 [ jú lù ]
橘子汁。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二:“清絶仍香如橘露,甘餘小苦似松肪。”
【词语拼音】jú bái
【词语解释】 橘白jú bái 橘白的功效介绍: 橘白 (《本草便读》)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 植物形态:橘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ll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采集:选取新鲜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层红皮(即橘红)后,取内层的白皮,除去橘络,晒干或晾干。 药材: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 质疏松轻软,有弹性。 气芳香,味微苦而甘。 以片大、质轻软者佳。 性味 《中国医学大辞典》:苦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橘白的功效 《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胃,化浊腻。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 名家论述 《本草便读》:橘白,(橘皮)去外一层红皮。 其味带甘,共功固不如橘皮,而补脾胃药中用之,自无燥散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