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听 [ yíng tīng ]
明听,明白事理。 宋 葛长庚 《龙沙仙会阁记》:“尘累不能扰其天真,是非不能汩其莹听。”
汩董 [ gǔ dǒng ]
古董,骨董。指古代留传的器物。亦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朱子语类》卷七:“今人既无本领,只去理会许多闲汩董。…
陈文 [ chén wén ]
陈旧的文章。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今行之已五百餘年,陈文委积,剿説相仍,而真意渐汩。”
汩溺 [ gǔ nì ]
沉迷;迷惑。宋 曾巩《分宁县云峰院记》:“或曰,使其人不汩溺其所学,其归一当於义,则杰然视邑人者,必道常乎?”明 归…
丙火 [ bǐng huǒ ]
明亮的火光。亦特指太阳。 唐 谢良辅 《秋雾赋》:“及夫丙火方驰,腾蛇欲飞;三辰被汩,五星霏微。”
漂汩 [ piāo gǔ ]
漂泊。《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而 华 人之旅 南洋 者,流离漂汩,视为化外之民,不復加以保护。”
克的 [ kè de ]
谓一语中的。《景德传灯录·相国裴休》:“吾师真善知识也,示人剋的若是,何汩没於此乎?”
争湍 [ zhēng tuān ]
急流。《文选·马融<长笛赋>》:“争湍苹縈,汩活澎濞,波澜鳞沦,窊隆诡戾。” 张铣 注:“争湍,急浪也。”
汩汩流淌 [ gǔ gǔ liú tǎng ]
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也形容水急流的样子。
浮汩 [ fú gǔ ]
犹浮沉。清 张皋文《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而 文在 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汩为吏十餘年。”参见“浮沉”。
没汩 [ méi gǔ ]
方言。糊涂,不明事理。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其不聪敏者曰鶻突,曰糊涂,曰懵懂,曰勺鐸,曰温暾,曰没汩。…
诡屈 [ guǐ qū ]
犹奇特,奇丽特起。屈,通“ 崛 ”。 唐 张说 《畏途赋》:“风雨瀄汩兮,崩泉而险湍;图画诡屈兮,红峯而碧峦。”
楚粽 [ chǔ zòng ]
即粽子。相传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汩罗江 死,楚 人哀之,于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水以祭,后因称粽子为 楚 粽。
淙汩 [ cóng gǔ ]
水流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高梁桥 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滮洒四出,淙汩草木间,瀦为小溪,凡数十处。…
怪怪奇奇 [ guài guài qí qí ]
(一)、怪异奇特。宋 梅尧臣《依韵和孙侔雁荡》之一:“海边巉絶有苍山,怪怪奇奇物象闲。”清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
惊飊 [ jīng biāo ]
同“惊飆”。《南齐书·苏侃传》:“惊飊兮瀄汩,淮 流兮潺湲。”唐 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是非过别梦,…
附臭 [ fù chòu ]
犹逐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竟或暴露其‘无知’,仅知如蝇之附臭,汩没民族的个性,戕贼他的个我,去附庸所谓‘…
遁流 [ dùn liú ]
亦作“遯流”。犹遁世。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老矣,病而力不给,惰而志不进,岂非不復知以古人自期而遯流汩没於异…
翦精损虑 [ jiǎn jīng sǔn lǜ ]
谓消耗精神。晋葛洪《抱朴子·论仙》:“醇醪汩其和气,艷容伐其根荄,所以翦精损虑削乎平粹者,不可曲尽而备论也。”
隳裂 [ huī liè ]
毁坏;败坏。《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羈絏藩臣,千凌宰辅,隳裂王度,汩乱朝经。”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
邃雅 [ suì yǎ ]
通晓文学。《新唐书·岑文本虞世南等传赞》:“ 文本 才猷, 世南 鯁諤, 百药 之持论, 亮 思 之邃雅, 德棻 之…
沙市 [ shā shì ]
沙滩边或沙洲上的市集。唐 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江馆连沙市,瀧船泊水滨。”唐 元稹《遭风二十韵》:“浸淫…
阴怪 [ yīn guài ]
(一)、指月亮。 唐 元稹 《有酒》诗之九:“阳乌撩乱兮屋上栖,阴怪跳趫兮水中跃。”(二)、犹妖怪。 宋 梅尧臣 《…
没没 [ méi méi ]
(一)、犹昧昧,糊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国 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杨伯峻 注:“没没犹言昧…
詹子 [ zhān zǐ ]
指 战国 时哲学家 詹何 。相传 何 “引盈车之鱼於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絶,鉤不伸,竿不挠。”事见《列子·汤问》…
【词语拼音】gǔ gǔ
【词语解释】(1).象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李善 注:“浤浤汩汩,波浪之声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那老儿拿起瓢来,揭开蒲墩,舀一瓢冷酒来,汩汩的嚥了。”《老残游记》第三回:“池中流水,汩汩有声。” 丁玲 《阿毛姑娘》:“柔嫩的声音,夹在鸟语中,夹在溪山的汩汩中,响彻了这山坳。”(2).盛貌。 唐 寒山 《诗》之八八:“不肯信受 寒山 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贱物。” 唐 元结 《咸池》诗:“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新唐书·刘子玄吴兢等传赞》:“故圣主贤臣,叛人佞子,善恶汩汩,有所未尽,可为永愾者矣。”(3).沉没;沦落。 晋 王羲之 《用笔赋》:“没没汩汩,若 濛 汜之落银鉤;耀耀晞晞,状扶桑之掛朝日。”《新唐书·萧嵩传》:“始,娶 会稽 贺晦 女,僚婿 陆象先 ,宰相子,时为 洛阳 尉,已有名,士争往交,而 嵩 汩汩未仕,人不之异。” 宋 林逋 《杂兴》诗之二:“一壑等闲甘汩汩,五门平昔避炎炎。”(1).水急流貌。《文选·枚乘<七发>》:“怳兮忽兮,聊兮慄兮,混汩汩兮。” 吕延济 注:“混汩汩,相合疾流貌。” 唐 韩愈 《流水》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復到秋。”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九章:“ 晓燕 闭着眼睛没有说话,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汩汩而下。”(2).比喻文思源源不断或说话滔滔不绝。 唐 韩愈 《答李翊书》:“当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来矣。”《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才把 张金凤 的一段始末因由……滔滔汩汩的告诉母亲一遍。”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不,他还有奇谈汩汩而出。”(3).动荡不安貌。 唐 杜甫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诗之一:“汩汩避羣盗,悠悠经十年。” 宋 王安石 《答王逢原书》:“不见已两月,虽尘劳汩汩,企望盛德,何日忘之?” 清 方文 《宝筏禅堂赠大愚越尘二上人》诗之一:“汩汩风尘客,今宵借一枝。”英文翻译1.gur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