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 [ bái qiú ēn ]
(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率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
孙犁 [ sūn lí ]
小说家。河北安平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大任教,并任《晋察冀日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
盐城市 [ yán chéng shì ]
在江苏省东部、新洋港上游,串场河和通榆运河纵贯。1945年始设市,旋废。1983年正式建市。因古时环城皆盐场得名。人…
刘备 [ liú bèi ]
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军。军阀混战中采用诸葛亮…
边缘政治 [ biān yuán zhèng zhì ]
边缘政治是和主流政治(政府)相对的政治,政府敏感的话题,譬如热衷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口号的边缘政治;热衷呼吁、声…
卢沟桥 [ lú gōu qiáo ]
位于北京市广安门西南,永定河上。初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成于明昌三年(1192)。明、清两代屡有修缮。由十…
中天悬剑 [ zhōng tiān xuán jiàn ]
《中天悬剑》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国民党的将军抗击日寇的传奇故事。抗战中,将军肖弋带领少数亲随进入郢中地区,收编当地…
壕堑 [ háo qiàn ]
亦作“ 壕壍 ”。1.护城河。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城外兇众,飞矢抛木者,壕壍俱满。”(2).壕沟,战壕。…
暴腾 [ bào téng ]
(一)、暴躁。梁斌《红旗谱》二六:“他今年秋季才在 河南 区领导了秋收运动,因为性格有点暴腾,人称‘张飞同志’。”梁…
老子军 [ lǎo zi jūn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萨尔佩冬 [ sà ěr pèi dōng ]
萨尔佩冬,宙斯之子,半人半神。他是吕西亚人的首领,伟大的战士。他带领部落兵士帮助特洛伊抵抗希腊联军,最后在与希腊主将…
雅克萨之战 [ yǎ kè sà zhī zhàn ]
清军抗击沙俄侵略的战役。清初,沙俄军侵略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1685年,清军将…
曲线救国 [ qū xiàn jiù guó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实行的一种降日反共政策。1939年由国民党河北保安司令张荫梧首先提出,国民党亲日派、顽固派大肆鼓…
断喉弩 [ duàn hóu nǔ ]
《断喉弩》,28集抗日题材电视剧,由孙小光导演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发行的。《断喉弩》,讲述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海南本土&…
一二八事变 [ yī èr bā shì biàn ]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 jìn jì lǔ yù kàng rì gēn jù dì ]
也叫晋冀鲁豫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开始在山西太行和太岳山区建立。1…
昆阳之战 [ kūn yáng zhī zhàn ]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23年,王莽派王寻等率军四十二万围攻昆阳(今河南叶县)绿林起义军,王凤等率起义军八…
伏阙 [ fú què ]
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 独孤及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闕…
荷花淀 [ hé huā diàn ]
短篇小说。孙犁作。1945年发表。抗战时期,河北白洋淀地区某村庄,水生等七个青年参了军。年青的媳妇们因思念丈夫,划着…
谁放屁 [ shuí fàng pì ]
谁放屁 - 简介 “谁放屁?”系美国战略情报局在二战期间开发的超级机密武器,曾被法国抵抗组织用于抵抗德军。“谁放屁?…
摩天岭 [ mó tiān lǐng ]
山名:(1) 在辽宁省境内,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脉的最高峰。因其地势险要,交通方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唐…
皖南事变 [ wǎn nán shì biàn ]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大局,…
马思聪 [ mǎ sī cōng ]
作曲家,小提琴家。广东海丰人。1923年留学法国,毕业于南锡音乐学院。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作曲。1929年回国。193…
谅山战役 [ liàng shān zhàn yì ]
谅山战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组成部分。 简介 谅山,位于直面中国广西的越南北部,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
邓颖超 [ dèng yǐng chāo ]
(1904-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河南光山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等领…
【词语拼音】rè hé kàng zhàn
【词语解释】 热河抗战发生于热河省,时间为1933年1月1日。热河抗战首先爆发的是位于榆关的大型战斗。张学良以保存实力为由,退居山海关之内。日本军队驻守长城外,占领热河直取北平态势相当明显,不过就整体而言,日本是想藉由攻击北平行动,换取国民政府对伪满洲国的承认。因为中国国内舆论普遍不愿意承认伪满洲国,2月1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至北平,与包括张学良等27名将领一起发表保卫热河通电。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装备不良,士气低落的东北军节节败退,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结束。热河最后遭日军占领。详细解释 战争背景 关东军侵略热河的借口是:热河是1932年3月1日成立的伪满洲国国土的一部分;根据同年6月16日裕仁天皇的命令,关东军有保护伪满洲国之任务;在这一年的9月15日,日本承认了伪满洲国,并签定了“日满议定书”,从此,日、伪满即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日本选在这个时候进攻热河,尚含有对抗国联的意思。因国际联盟预定在2月21日于日内瓦召开特别大会,将讨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问题,并要求日本将其部队撤回到“九·一八事变”前的位置。敌进攻热河的企图,事先已被国民党军队所了解。1932年12月25日蒋介石为此致电张学良将军,令其作抵抗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