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桑 [ gōng sāng ]
指天子、诸侯的桑田。《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於…
吉巳 [ jí sì ]
古礼,皇后于每年季春三月之巳日躬亲蚕桑之事,其日卜须吉,故称“吉巳”。《旧唐书·礼仪志四》:“季春吉巳,祭先蚕於公桑…
时暇 [ shí xiá ]
暇时。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蚕月观时暇,桑野多经过。” 唐 韦应物 《庄严精舍游集》诗:“良游因时暇,乃…
酓丝 [ yǎn sī ]
蚕食山桑叶所吐的丝,即柞蚕丝,可供织作,制琴弦最佳。
上马桑 [ shàng mǎ sāng ]
载于马身之桑。金、元好问〈秋蚕〉诗:「室人箧中无寸缕,一箔秋蚕课诸女,朝来饲却上马桑,隔蔟仍闻竹闲雨。」
蚕沙 [ cán shā ]
桑蚕的屎,黑色的颗粒。可入药。
山蚕 [ shān cán ]
野蚕。
蚕娘 [ cán niáng ]
农家养蚕女。唐 赵氏《寄情》诗:“春风白马紫丝韁,正值蚕娘未採桑。”前蜀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诗:“蚕娘洗茧前溪渌…
蚕花 [ cán huā ]
(一)、指蚁蚕。清 沉公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下:“子之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二)、方言。指蚕茧。《中国歌…
曲薄 [ qū bó ]
养蚕的器具。多用萑苇、细竹等编成,呈圆形或长方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三.蚕桑.蚕事图谱》:「曲薄,承蚕具也…
螈蚕 [ yuán cán ]
即原蚕。第二次孵化的蚕。《淮南子·泰族训》:“螈蚕一岁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为其残桑也。”参见“ 原蚕 ”…
窗帘纱 [ chuāng lián shā ]
窗帘纱为桑蚕丝提花绞纱织物。
野蚕 [ yě cán ]
各种非家养的重要的亚洲蚕(如野蚕、日本柞蚕、柞蚕、樗蚕),这些蚕丝商业上是很有价值的。
山 [ shān ]
用野蚕丝制成的绸子。 宋 王禹偁 《黑裘》诗:“野蚕自成茧,繰络为山紬。”
三洒 [ sān sǎ ]
古代后妃饲蚕之礼,谓之“三洒”。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帝王》:“后亲蚕,所驾马曰騩马,后妃亲蚕处曰桑坛,后饲蚕礼曰…
躬桑 [ gōng sāng ]
谓古代后妃亲自采桑以劝蚕事。《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 郑…
箔笼 [ bó lóng ]
养蚕用的竹筛子和放桑叶用的笼子。
桑叶 [ sāng yè ]
桑树的叶子。蚕的饲料。中医亦以入药。
蚕叶 [ cán yè ]
(一)、饲蚕的桑叶。 唐 陆龟蒙 《陌上桑》诗:“邻娃尽著绣襠襦,独自提筐採蚕叶。”(二)、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
风戾 [ fēng lì ]
风吹干。《礼记·祭义》:“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郑玄 注:“风戾之者,及早凉脆採之,风戾之使露气燥,乃以食蚕。”孔…
苑窊妇人 [ yuàn wā fù rén ]
古时加于蚕神的封号。《宋书·礼志四》:“汉仪,皇后亲桑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曰苑窊妇人、寓氏公主,祠用少牢。”
春蚕吐丝 [ chūn cán tǔ sī ]
蚕,刚从卵孵化出来时,很小,名叫“蚁蚕”,吃几天桑叶以后骤然长大,就开始睡眠。
山桑 [ shān sāng ]
桑树的一种,叶可饲蚕,内皮可造纸,木可制弓。
圣蠒 [ shèng jiǎn ]
含义是野蚕的茧子。
元脩菜 [ yuán xiū cài ]
即巢菜,亦称野蚕豆。
【词语拼音】sāng yě cán
【词语解释】 桑野蚕sāng yě cán 特征描述 成虫雌蛾体长20mm,翅展46mm,雄蛾小。全体灰褐色。触角暗褐色羽毛状。前翅上具深褐色斑纹,外缘顶角下方向内凹,翅面上具褐色横带2条,2带间具1深褐色新月纹。后翅棕褐色。卵长1.2mm,横径1mm;扁平椭圆形,初白黄色,后变灰白色。末龄幼虫体褐色,具斑纹。四龄体长40—65mm,头小,胸部2、3节特膨大,第2胸节背面有1对黑纹,四周红色,第3胸节背面有2个深褐色圆纹,第2腹节背面具红褐色马蹄形纹2个,第5腹节背面有浅色圆点2个,第8腹节上有1尾角。茧灰白色,椭圆形。 发生规律 辽宁年生2代,山东2—3代,长江流域4代,以卵在桑树的枝干上越冬。长江流域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辽宁5月上中旬孵化,孵化期很长,至7月还有孵化的。长江流域4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有明显世代重叠现象。山东第2代为害重,各代幼虫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末代成虫羽化后产卵越冬。成虫喜在白天羽化,羽化后不久即交尾产卵,卵喜产在枝条或树干上群集一起,3、5粒到百余粒,排列不整齐。每雌产卵数各代不一,最多228粒,最少118粒。雌蛾寿命2—8天,4代10一20天,雄蛾很短。非越冬卵卵期8—10天,越冬卵204天。幼虫多在6—9时孵化,低龄幼虫群集为害梢头嫩叶,成长幼虫分散为害,三龄蚕全龄经过12一16天,4龄14—34天,老熟幼虫在叶背或两叶间、叶柄基部、枝条分权处吐丝结茧化蛹。一代蛹期22天,二代12天,三代14天,四代45天;天敌有野蚕黑卵蜂、野蚕黑疣蜂、广大腿蜂等。 防治方法及分布 (1)结合整枝,刮掉枝干上越冬卵,注意摘除枝条上非越冬卵,压低虫口基数。(2)在各代幼虫低龄群集在嫩梢或梢头为害时捕杀幼虫。(3)注意摘除叶背或分杈处的茧。(4)必要时可结合防治桑树上的其他害虫喷洒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2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300倍液。 地理分布 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东北,南至台湾、福建、广东、贵州、云南。